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浪潮经略全球市场靠技术创新

(2015-04-28 18:20:44)
标签:

杂谈

        2015424日,浪潮信息全国合作伙伴大会(简称IPFInspur Partner Forum)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200多家ISVSI和分销商参加。在本次会议上,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高级副总裁王恩东提出了浪潮长期业务战略“计算 ”,公布了浪潮业绩增长目标——稳固中国市场第一,进入全球市场前三。
浪潮经略全球市场靠技术创新                     浪潮信息副总裁彭震    浪潮信息副总裁彭震、浪潮信息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徐振与《对话CEO》书作者姜洪军以及媒体朋友们进行了对话。

    问:在会上,你们提到今年一役是决定未来格局的关键之战这个,你们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或者解读?

    彭震: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在发生很大变化。应该说这些因素在逐渐的积累,去年有一些企业被并购,今年会有更多企业出售或者并购。实际上从市场层面,我相信在服务器,包括相关IT的领域里面,整个市场的格局会发生逆转。逆转之后各个厂商在新环境里开始发展起来,可能就是一种新的竞争格局和态势。在新的格局和态势里面,随后会形成一种稳态,所以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今年可以奠定未来的稳态是基于什么样的格局。我们面对市场的时候,在今年看到有一些机会点,今年应该是定格局的时候。

    问:我看你们自己的定位,今年目标是中国市场第一?。

    彭震:去年我们是两个季度第一,应该讲市场也在变化中,还有很多企业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同时整个市场各个企业的竞争态势和力度也有区别,所以从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增长的要求来看达到我们的目标,这个格局基本可以确定。

    问:因为你提到三年做到全球前三名,这个难度很大。前面两个都是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如果说浪潮跨到他们前面去,其实还是有难度。也有人分析你们是不是按照华为的路径农村包围城市,从第三世界开始出发包抄成熟市场,那么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不知道这两、三年时间内,尤其现在海外布局其实不是那么丰满的背景下,怎么能够跨越这些企业,是否有一些海外渠道的收购布局或者海外的企业收购计划,来快速弥补呢?

    彭震:从市场格局来讲,坦率讲主要的市场还是在欧美。即便在中国做到30%,如果不进入欧美,我们的目标仍没有办法达成。从农村包围城市这个路更容易走一些,但是离我们的目标会远一些。那么在发展全球市场的理念,我们重点首先布局在北美市场,北美市场是一个战略性的市场。我们在美国,几年前也有研究所,我们今年加大了力度投入。它的目标除了一些技术方面的积累还有一些对于客户需求的了解。北美市场的需求和中国市场不一样,我们简单来看OCP这样的标准和中国的设计理念是有差距的。所以实际上来说在国外的市场,一方面我们会有中国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带到这个里面,因为我们的理解是做美国市场。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挖美国市场的客户需求,这还是有一些内容在里面。但是我们已经把在国内做的很多东西拿到美国,找了很多客户交流,大家对这个东西感兴趣。

    另外从整个国际化的道路来看,坦率讲联想走了一条国际化的道路,通过并购全球比较大的厂商去获得这样一个全球的能力。那么华为走了另外一条全球化的道路,因为它是围绕运营商,运营商需要端到端的能力需要本地化的运营,这是另外一条道路,也许浪潮走第三条道路,不太一样。可能因为IT的做法和CT有比较大的本质性的差别,IT还是更多关注合、产业链、渠道,这是本质性的差异。

    问: 你们其实在欧洲市场已有一些合作伙伴的布局,还有一些分公司的布局, 可以简单讲一下吗?

    彭震:这个里面有多种方式。实际上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找本地合作伙伴,本地销售机构核心竞争力就是理解本地客户需求以及快速服务,包括客户信任,即便是其他的几家国际化公司也是希望用这种方法来做。合作、合资甚至说联合开发这些路径都是可行的,这个里面实际上有不同选择。

    问:刚才谈到海外对我们产品和服务的理解,现在国际客户对我们的关键业务这种服务器,他们的接受程度是怎样的?

彭震:我们在海外并没有强力的拓展K1市场。因为当前国内市场还有更多机会和空间,我们还需要去培育。所以说这个时间点和目前的状态下来,我们K1主要聚焦在国内。并不是说海外没有机会,因为全球具备主机系统的没有几个厂商。

实际上信息安全这个问题大家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对于很多国家而言是无能为力。因为全球IT产业链里面,已经没有几个国家具备IT产业链的能力。这是很多国家遇到的问题;但是大家希望有不同的系统混杂在一起,这样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因为毕竟都是用某一种机制下出来的东西风险会更高,但是目前我们没有推这个的市场,国内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是并不是说这个市场不存在。

    问:你怎么点评国内关键业务的服务器市场?未来两三年这个格局是什么样?   

    彭震:我不方便点评我们的友商,这不是我们的惯例。我要强调了一点,浪潮这个系统是具有知识产权的一个产品,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无论你叫什么,它是不是自主产权自己研发的产品,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今天放了一个K1的模型机也在,真机也有,我们放了模型机你可以看到架构。32或者64的架构上面的设计上面,有明显的架构设计区别。我不方便评论,但是你把不同产品放在一起可以看到明显的差距。

    问: 能不能给大家解惑一下浪潮今年不同的发力点在哪儿?服务器和存储来今年的发力点在哪儿?

    徐振:我就这个问题简单说一下。今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要坚守中国第一,三年内全球前三。其实这要看市场,有几个关键点要说一下。上午我们的汇报中谈到了产品,最主要我们是一个厂商,硬件厂商,最关键的就是产品。你是拿着小枪还是机关枪,产品是硬件。外面有我们的K1有SmartRack,我的融合架构的刀片,我的两路四路我的工作站等等,我相信大家看到了。我们的产品相比前几年它的进步程度是很大的,我们可以说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这是产品过硬。规模带来效应,我相信去年我们连续两个季度的第一,中国市场的第一,它给我们从规模效应带来一些竞争优势,这个不可避免,这是第一。

    第二,行业,中国最大的几个行业,中国的占有量比较大的行业,互联网、政府部门、通信,包括一些企业像能源、电网、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再看看我们浪潮目前在去年我们在这几个行业上的基础和市场占有率,行业市场决定了今年的市场格局,竞争优势在哪儿,我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第三,就是说说今天的主题,我们是渠道大户。我们的渠道今天达到了一个量级,实话实说我们今天有那么多行业开拓奖,我相信大家也看见了,行业开拓奖、贡献奖,这些我们给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们。我从上午到现在我跟他们交流很多,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期望,给我们的一些预期,想跟我们一起在中国市场上可以说取得一定的成绩,一定是坚守第一的位置,在中国市场上。有了行业有了渠道我们的市场不再那么薄弱,我们现在没有理由不再进一步巩固我们的第一位置,这是我从刚才你说的,因为我听到中国第一怎么理解,我觉得就是落到行业落到渠道上。我相信哪个厂商只有达成一体形成综合竞争力,在市场上才可以站的更高。

    彭震:第一不第一,最终是市场说话,我并不想点评别的厂商,大家会基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立足点,我觉得没有必要地争论。实际上我认为浪潮走到今天,今天的主题演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到它的逻辑。浪潮有这个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技术创新,在于对未来信息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创新,这是核心的。我们并不是依靠营销为主的。浪潮的发展有一个很大的契机,也有很多朋友是知道源于K1小机。为什么是一个契机?是浪潮在研发领域通过巨大投入,在高端产品实现突破,这个技术能力不断向外延伸形成的结果。如果说国产化是一个大趋势,为什么浪潮把握了?为什么其他企业没有把握?实际上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在技术创新和持续投入上。

    我们今天看很多人推小机,我问你,你在这个里面做了多少研发?你有多少专利?整个生态链你是如何构建?所以这个里面有非常难的技术和研发点,浪潮为什么在互联网里面获得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很大的原因,我们上次在天蝎的产品发布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是源于和客户在需求上面的紧密配合,快速的研发和响应,并且持续投入带来的帮助。从某种角度来说,浪潮的发展,我相信三年是我们一个目标,那么这个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也讲到这个里面,实际上我们要有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引领这个市场,这是最关键的。有时候我还是聚焦在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把我们每一天  每一个产品做好,把我们每件事情讲好。不同媒体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大家都是在用一些方法论预测这个市场。

    我重点强调我们的质量,所谓的质量我们第一的背后是源于在中国增长最快速的互联网市场和我的成绩,以及高端四路和八路我们的服务器。英特尔他们发布未来的八路产品CPU,他们的调研机构都找我们,因为全球八路这个市场可以讲,是浪潮把它带到一个全新的空间,我们占有非常之高。所以我今天是讲,我们可以说在不同的占有率有不同的观点,坦率讲我不在乎这个事情。我关心的是客户关注的关键业务领域,在产品研发能力上在高端我们怎么做,技术创新我们怎么做?我们今天讲的更多不是在给大家讲,我怎么返点,我今天怎么做市场活动,我们给大家讲的是我们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们创新应该聚焦在哪里?哪些东西大家可以一起创新,我是讲的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里面,可能说更多的代表了浪潮对很多事情的认知和看法。因为市场是一个鱼龙混杂,各个方面力量博弈的市场。但是浪潮服务器做到今天这个格局,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聚焦、坚持,而且不断的在高端上面的突破。实际上做K1小型,更多承载着浪潮很多人的梦想,大家期望去做高端做关键业务的突破,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部凝聚力,这不是定出来的,这是这些人一开始就是这个想法,这是很重要,这是本源诉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