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营养师与员工健康膳食
(2010-03-08 09:23:49)
标签:
饮食膳食健康食品互联网泡沫马斯洛健康 |
分类: 产经评论 |
在互联网泡沫膨胀最大的2000年,跟随着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首席信息官、首席安全官系列职位澎湃而来的还有首席营养师,首席营养师关注员工的健康膳食。
互联网泡沫转瞬即破,首席营养师的提法便不再常见,而萎缩为特定行业,譬如医药、饮食行业中企业的职务。
在企业界,首席营养师的职务虽然隐去,但关注员工膳食的企业管理方法却逐渐渗透到许多公司中。
不要认为关注员工的饮食是企业管理领域的细枝末节,食物需求是管理学大师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中的基石层。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生理需要,即需要食物和水;第二层:安全需求,即需要庇护所和安全感;第三层:社会需求,即对友谊、朋友和团体归属感的需求;第四层:尊重需求,即需要感到被周围的人敬重,赞赏。第五层:自我实现,即努力实现个人潜能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们首先会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当这些需求没有满足时,人们将竭尽全力达成这项需求的满足。然后人们开始追求后面需求的满足。
我们把现代管理学的年轮指针往前拨到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即查尔斯.狄更斯《悲惨世界》作品所描绘的年代,那时候被当成商品的员工为了糊口,每周7天,每天14个小时,在肮脏、危险的环境中工作,被压榨到极限,至死方休。这种悲惨的状况,当时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不过当时少数有良知的管理者,认为对员工的残酷使用是不道德的,他们开始着手解决员工的福利问题。此后,企业管理者发现更人道地对待员工与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之间成正比,于是,在道德和经济的双重推动下,企业管理脱离原始野蛮方式,向文明方向演进。
之所以提到狄更斯、马斯洛,是想告诉大家,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企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连续的,也是在不断进化的。在时轮转过二十一世纪后,员工食物和水的需求满足,似乎已不成其问题,“养家糊口”的说法,很多时候是调侃。
真的是这样吗?
有人会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讲食物对吃饱的人没有激励作用。现在的员工一日三餐无忧,提食物还有什么意义。但马斯洛也说过,需求永远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因为一个人总是在很多方面存在发展的余地。
现在的员工食无定点,似乎不把吃饭当会事,但表面的洒脱,不会盖住真实的生理需求。
他们可以不吃早餐,但上午效率的不高是要管理者头疼的。他们也会把对员工食堂不满的愤怒,一并算在管理者管理无方上,并在工作中体现出来。
有些企业管理者会说,员工的快乐也是生产力,所以,已有许多知名企业在为员工提供膳食上颇下心思。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一家国际搜索引擎公司将“免费”作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员工用餐100%免费,每层楼都有一个咖啡厅,可以随时冲咖啡、吃点心,冰箱里有各种饮料,免费喝。在一家防病毒公司的马尼拉实验室里,除了常见的可口可乐机之外,还有芒果、菠萝、椰子等各种果汁饮料,五种配方的咖啡热饮也随时可以免费饮用。
今天新一代员工,不仅关心吃得要好,而且要关注吃得营养与膳食平衡。有些公司希望引导员工的饮食习惯,保持员工的身体健康,从而减少员工因生病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可以减少因亚健康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
有一家公司在食堂里,向员工提供合理的、有益健康的饮食方式,让员工了解食堂所提供食品和饮料的营养成分和对身体的影响,但该公司并不试图强制员工食用健康食品,而是在提供健康食品的同时,也提供一些员工喜欢但不一定符合健康食谱的食品。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这家公司认为,如果员工被强迫食用健康食品,他不一定会改变自己的饮食观念,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当员工认识到健康饮食的价值时,才会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