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与时尚的分野
(2010-01-19 10:09:08)
标签:
时尚财经姜洪军it杂谈 |
分类: 产经评论 |
(作者姜洪军,原文刊于2003年11月的《视窗世界》杂志上)
三万五千年前,晚期智人取代尼安德特人,占据了亚欧大陆。晚期智人的成功得益于其技术上的进步,以当时最重要的安身立命的工具——石刀的制造为例,用一公斤的燧石为材料,尼安德特人造出的刀刃长约为200公分长,而晚期智人的熟练者则令人惊诧地用同样的材料造出了2500公分长的刀刃。晚期智人不仅在制造实用工具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也在工具的时尚化投入很多的精力,雕琢石刀的把柄。甚至晚期智人干脆制造出没有实际的功用,只是用来作为时尚和炫耀用的礼仪石刀。
这是《人类的黎明》一书中给我们展示的史前人类的一叶,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人类和晚期智人的传承上,不仅仅表现在生理和DNA上,在工具的实用和时尚的摇摆上,也是一脉相承。对今天的人类而言,工具不仅仅包含“挣钱机器”的卡车,也包括白领面前的台式机、包中笔记本电脑、脖子上的MP3和掌中的手机。
提起手机,正在热映的、投资上亿美元的、其中有无数数码合成镜头的《兄弟连》中曾有这么一个片断:E连的士兵在诺曼底登陆后的一次激战中,寻求火力支援时拿出的一个东东,该叫它什么呢?它就是今世手机的前生,它那有今天手机30倍大的壮硕身形,让人很难认出来,那时的它纯粹就是一个还不太实用的工具,而今天,手机在作为联系的实用工具的同时,也幻化出万千的时尚功能,甚至时尚大于使用功能,所以我们能看到彩屏满天飞。但还是有专注追求通讯实用功能的,近来,许多手机经销商反映,在彩屏热潮的同时,几款经典的黑白屏手机也卖得很火,购买者的想法是:用的就是个移动电话而已。
实用与时尚的分野,有时很清晰,有时很模糊。对其需求评价也因人、因时而异,记得几年前,曾有一家海外公司推出了一款电脑,集成了当时家庭用户许多的娱乐工具,包括电视、收音机、录音机等功能,产品推广效果并不好,现在回想起来,它那过于凝重的黑色、硬线条外壳,与家庭用户追求时尚的口味不吻合。
走过几年的实用与时尚的磨合之路后,数码领域吸引人的产品越来越多,譬如前不久市场上有家厂商推出了“魔法钥匙”,它是一款通过硬件准入基础、采用软硬件同时加密,并且可以完全隐藏硬盘空间内容的电脑安全产品,它形如其名,真像一把精巧的钥匙。再如某厂商推出的一款键盘,其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采用了柔和曲线键盘面板,外形典雅时尚,而且除了120个标准键外,还配置了16个功能键,增加了实用性。
不仅仅是在外型,也不仅仅是在外设和小型产品上,数码厂商正做着实用与时尚的结合,在一些更深的层面和产品上,也做着一些独到的尝试。
实用与时尚的结合和分离,可以幻化出无数产品形态和市场定位,对于用户来说,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有那么多的选择等着你去做出选择,有着那么多的厂商为了你的选择而苦心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