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修心,做淡定的自己。
减压,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
前几年,一纸风行的《故宫日历》,选取故宫藏品,展现古代文化。这固然是一种方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了解古代文化,还是不够的。
焦虑、迷茫,那该怎么办?如何从日历中反省,修行?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首先得有修心的心,才能在每天纷杂、琐碎的生活中完成修行。我们看那些伟大人物,之所以有优秀的成就,大都是善于修心、并总结、借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如此日积月累就有了更明确的视野和目标。
修心,读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再适宜不过的事。最近,九年文化出品的《2016修心日历》华丽地上市。不少朋友看到这本书,忍不住大赞:“想不到,还有这样完美的书,即可做日历,又能做修心日历。”
修心,正行。
摒弃生活里的不良习惯,沿着传统文化的路径,走下去,才能完成知识、智慧的修行。坦言之,若是没有修心的心情,就难免在浮躁时代迷茫。
读一册书,听一首音乐,喝一杯茶,也是修心。
但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难以见成效。
身处浮躁时代,我们难道也要跟着一起浮躁吗?当然不大可能。需知,在现实生活里,虽然每个人看上去差距不是很大,也有一部分潜心地学习,修心,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社会学家认为,这个时代的浮躁病症,唯一的解药是修心。
如何才能提高自我的修养,不断在未来生活精进,过得舒适安逸?
南北禅师云:
日日修心,才是不忧虑的减压课。
“文化日历”正在复兴,目前的图书市场上的林林总总日历,《修心日历》有何特色?且看:
它以儒释道经典名句和图像为主题的文化台历,旨在让读者多一种修心的掌中宝。
《修心日历》以“天天读儒释道名言,好好品书画家经典”为编辑宗旨,完美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第一至第三季度分别以儒、释、道为主题,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刊由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论语》《心经》《道德经》等儒释道经典名句,周六和周日别集与主题有关的绘画和图像作品;第四季度以写经文化为主题,集法书,说写经,融日历和文化、艺术读物为一体,堪称一本国学文化小百科。
学文化,静修心。恰如诗人所言:没有文化底蕴的人,终将被时代所淘汰。纷纭世界,满树繁花,姹紫嫣红,诱惑太多,唯有修心,才能抵抗各种压力,从而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