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先生, 小世界

(2015-04-04 04:35:11)
标签:

杂谈

 大先生, <wbr>小世界       民国时代去今不远,因之对“民国”产生的怀念之情并非是单纯的怀旧,也还包括了对现实教育的批判。民国大学的教育达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巅峰状态,梳理历史我们会发现,教育的成就和人才的井喷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有迹可循。《先生归来》掀开历史见真章,我们可以真正去探寻“大师”与“名校”是如何炼成的。

《先生归来》述评了郭秉文、罗家伦、吴有训、陈裕光、吴贻芳等十位南京民国大学校长,主要介绍了其教育经历、成就、思想,试图探寻、评析他们如何办好大学,以供今人借鉴。另外,这本书还描写了吴宓、黄侃、徐悲鸿、魏特琳、吴健雄等十位南京民国大学师生,意在展现南京民国大学整体风采及略窥民国大学总体风貌。作者张守涛在这一点做到了。

为什么民国大学让今人如此着迷?那并非是大学的校园有多大,高楼有多少,而是大学里的那些人和事背后的大学精神使然。具体而言,吴有训的“教育独立”精神、吴贻芳的“厚生”精神、吴宓的“殉道”精神、吴健雄的“刻苦求学”精神,无不显示出了大学的精神。

陈丹青曾以民国大先生称那个时代的教育家,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大先生呢?通过阅读相关的史料,或许能够发现他们在某些地方做出的成绩至今依然为人称道,如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首开女禁、引进美国教育模式,可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大学之父,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宣称“本大学要办从前没有的研究院,就是不但应目前的需要,还要培养建设人才,还要使国人在学术上有发明,有贡献”,甚至于金陵大学、金陵女大等大学都有动人的故事。这些教育家在面临大学危机时,一直在坚守着办学信念,如此铸就了民国大学的丰碑。

民国的大学不仅有北大清华,还有复旦南开,甚至于以后的西南联大,都给人一种教育向上的印象。学者谢泳在序言里道:“如果说以往研究民国大学校长,多数偏向于北方大学,而守涛本书一出,南方大学校长的风貌尽现眼前,他们更别有一番精彩。”这不是溢美之词,而是作者从书中所呈现出来的大学精神,让我们动容。

大先生,小世界。所谓小世界在我看来,正是对教育思想的科学认知,不甘落后的价值判断。这也是我们为何要怀念民国大学的原因之一。大学教育如果仅仅是充满名利思想,校园里满是缺失人文情怀的人,那么大学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知识和真理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历史的底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