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价值

标签:
书院文化国学传统文化学问 |
分类: 文化创意专栏 |
|
|||
前不久,中国书院学会成立。如今以弘扬国学、提倡书院文化的书院在全国遍地开花,这似乎预示着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了大众,但从具体操作来看,书院虽然众多,但与当下的生活结合得还不是那么紧密。
纵观书院史,或许不难发现,它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它讲究的是与地方文化结合,挖掘出地方与传统文化的最大价值,因之,书院在某种程度上延续的是文化传承,在晚清,各地涌现出了大量书院,除了讲授传统文化(包括国学)之外,还有当时流行的学问。那么,以此来看,书院的价值并不像今天这样,只强调国学,而忽略掉国学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最近,海口攀丹上村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西洲书院”“告危”。这与其说是单一的“个案”,倒不如说书院文化面临的诸如传承、文化挖掘、积累等方面的问题。从网上搜索,不难发现,从景区发展到文化旅游,从研讨学问到诵经典等等,看上去是各地的书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从效果看,却未必是有多理想的。 从表面看,书院的蓬勃发展是件好事,但书院在当下应该如何做,很显然是需要更多的思考,仅仅是诵经典或普及国学,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了吗?作为现代书院,它应该与时代精神相协调,并且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这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而不单单是强调某一类型的文化进步,而是多元文化的协调同步。作为一个现代人,对文化的理解应该超越传统文化价值之上,融合现代社会精神于一炉,如此书院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 书院的价值,在我看来,这就是能够弥补现代教育的不足,是以全新的视角打量全球文化,即便是在多元中,也能够在这个时代保持相应的独立性:这不仅是为了留住乡愁的起点,也是在延续地方文化的经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