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沦陷的图书馆

(2014-10-09 06:23:38)
标签:

军事

图书馆

乡村

沦陷

立人

分类: 文化创意专栏

沦陷的图书馆

 

最近一段时间,立人乡村图书馆连续被关闭。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由李英强与杨民道、张守礼、余世存、张大军、薛野等人于20079月发起,在乡村图书馆建设模式上,告别了传统的书本扶贫模式,每个建成的分馆均致力于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

这几年,说到乡村生活常常是用“沦陷”来形容。著有《中国在梁庄》的学者梁鸿认为,乡村已成文化废墟,中国丧失文化共同底线。作为阅读平台的立人乡村图书馆为阅读所做的种种努力,也被看作是在延续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乡土建设运动精神。这几年,有不少学者、公益机构参与到乡村建设运动当中去,包括乡村自治、环境保护、文化传承、阅读等内容,这种态度无疑是在某种程度上在拯救乡村精神。

但随着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被关闭,那么乡村阅读是否靠农家书屋就可解决了呢?似乎也还是一个疑问。农家书屋这种旨在打造全民阅读的地方,却因图书的质量、内容与当下的农村生活脱节,常常成为一种摆设。

与立人乡村图书馆对应的是,英国北部小镇布朗顿(Braunton)超过300名居民疯狂借书,在75日一天几乎借空了图书馆。这是源于财政支出缩减,该图书馆面临关闭,为了反对这一决定,小镇居民才如此疯狂地借书。保护图书馆、书店,其实是在延续我们的阅读生活。

当乡村图书馆、书店日趋减少的时候,我们也许有理由相信,这图书馆的关闭,是沦陷,也是对乡村生活的漠视。多年以前我在乡村生活,小镇上有家书店,每每去买书、看书,这在如今,恐怕也会成为渐渐消失的风景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沦陷的不只是图书馆,而是乡村文化生活无法延续下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