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现实生活段位心灵鸡汤一些 |
分类: 生活剧场 |
家有小子,不太听话,搞怪。每次你告诉他,一些事该怎样做,他偏偏说“不”,这真让人头疼。这也是孩子的天性,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希望能够自己把握人生,而不是靠指点就能解决问题的。
当不少育儿的朋友在一起交流时,我也有如此难题。可我知道的是,孩子是有自己的天地,至于未来会如何做,那倒是不必太担心。如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大都超过以往,所以不免处处为孩子着想,各种要求也就多了起来。教育这事是潜移默化的作用,而非是一时的强制措施,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能少一点“毁”孩子的行为。
看社会新闻,常常有孩子叛逆的做法,家长不去分析问题,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一厢情愿地要求孩子做一些不愿做的事。如此就生发出了种种悲剧。最近,我看奇幻小说《阿特米斯全集》,小说的主角阿特米斯在通常意义上应该是被定义为坏孩子:自负、自闭、自私,是一个无情又极度聪明的年轻罪犯,他主要的目标是藉由不同的计谋来获得财物。但就是这样的孩子却因缘际会,成为地球的守护者,这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教育与成长的寓言。
即便是“坏小孩”,也是有着良知与潜能,开发的过程可能漫长一些。教育的道理看似都简单,可家长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待,就不免急功近利地去规划他(她)的未来,如此就产生了毁孩子的手段出来。
有关专家将毁孩子分成不同的段位。这固然是对教育的警醒,其实是在提醒如何才是适应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如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不信任孩子……诚然,这种毁孩子的段位越高,对孩子的伤害越大。
在多数的悲剧中,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天分和兴趣爱好视而不见,以爱的名义毁了孩子的人生。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我提早给儿子做一些规划,比如阅读啦书法啦都要有所练习,以此多一些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但也只是框架性的东西,做的如何,还是看他的选择。说到底,他的未来人生并不是有大人规划好就能一劳永逸解决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常常有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些励志类的心灵鸡汤,就以为可以凭借这个就能生活得很好了。但心灵鸡汤并不等于现实生活。这就跟我们的课本一样,距离现实生活有段距离,如何理解这种偏差,这考验的是孩子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倒觉得直面现实,或许能让孩子适应这个时代。
让孩子自由地生长,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是不大可能的事。如何才避免毁孩子,那就是要在他身边陪伴,呵护,该做决定的事由他(她)决定好了,至于其中的对错或利害关系,都可一步步地加以引导。
家庭教育的本质并不是在于毁孩子,而是给孩子提供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它的复杂性有时也会让成人迷惑。但不管怎样,对孩子多一些信心,从现实生活出发,学会学习、生活的技能,或许收获的就是一个丰厚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