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网络的发达,随便找一个人,似乎都是很容易的事。可这也不尽然。比如成都的书画家曾松茂先生,网上就寻不见他的任何信息。书画家,如今是个时髦的行业,且不管画得如何,都可以大师自称。面对这样的人,他一笑而过。
松茂先生,出生于1947年,因家庭出身不好,也就难以找到正式的工作,靠打零工生活,尽管如此,他热爱阅读,写字画画,这业余爱好,让他与众不同。倘若是没有这些爱好,那又将有怎样的生活?那是不可想象的事吧。
再后来,松茂在市餐饮公司就职,餐饮宣传、画画,这个平台让他如鱼得水。我记得,在成都有好几位画家曾在餐饮有关的地方上班,如大写意画家蔡寅坤曾食品公司工作,一天要宰300头牛。就是这样的环境中,让艺术家找到源源不断的灵感。
写字、绘画。松茂却不加入这样那样的协会,犹如闲云野鹤,所以能悠游山林之间,诸家书画,喜欢的就去看看,这一种风格,在成都很少见。跳出书画界,如此才能求得艺术的本真。
松茂读书多,书法、绘画俱有,地方文献、社会历史也绝不少,说起读书故事,挣得钱,多半花在这上面了。我也曾参观过一些画家的画室、书房,看上去豪华的画册,却有盗版的嫌疑,即便是书,也多为普通读物——也许是精品并没有向大家展示出来吧。
那天,几位朋友约着去松茂家聚聚。坐车至郭家桥,步入正街,沿着河边行走,这一片,是当年初入成都的落脚之地,如今已是面目全非了。进得小院,问问坐在门口的老太太,都知道他。
上楼,入室。简朴,客厅里,简单的桌椅、沙发,书架,一层层,累积上去,直到天花板。在进里屋,卧室里,也是书,衣柜里,也装满了书。
再到画室,画案是简单的装饰——他一手打造的。一墙的书,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随意拿出一册书,他都能说出书中的精华。这真是书香之家了。
坐在客厅里,电视是一台老式的电视,旁边就是一架书。显得有点局促。我想起有位商人到画家家里去,一看就觉得空空的,没有豪华的家具、装饰、电器都太一般了。他觉得很寒酸。要是他看了松茂的家,怕不是更加感叹?
好在,各人的志趣不大一样。活得自在一些,也许就是最大的享受了。以此来观察松茂对书画的态度,更显得随意,自在。
画家陈子庄号石壶,松茂题签常用石牛或石牛山人,但这并非是一种类比,皆因石牛堰就在他家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