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编书,右手著文
(2014-08-17 10:20:24)
标签:
出版人左手海豚右手好书 |
分类: 书式生活 |
左手编书,右手著文
一
这是一册事关阅读事关出版的书。从中,大致可以看到一个出版人的人文情怀:对书籍的热爱,在出版过程中,不惜代价,只是为了做出一册让人满意的好书。这种情怀在今天是稀缺的。如今,虽然做出版的和自称出版人的不在少数,当更多的人着眼于商业利益时,他却专注于对书籍意义的探求。
从《前辈》一路走来,俞晓群对出版的关注,超过了不少出版家。我常常想,在多数时候,我们可能只是碌碌无为地生活着,之所以这样,就是有许多想法,没有付诸于行动。俞晓群却是极好的案例。像他这样,少不得参与出版过程中的种种应酬,尽管如此,却还能写出如许的文章,不叫人佩服不行。
二
有好几年,我给报纸都在做年终盘点,请俞先生推荐所喜爱的书,总是能很快地交稿,这种支持,也是少见的。我还记得,有段时间,跟报纸做儿童文学、民国童书等专题时,因海豚出版社推出这方面的书不少,我也时常向他咨询意见,总能得到极好的答复,为文章增色不少。
由此,我想到在读书圈,常常因朋友推出这样那样的新书,总有人得到消息之后,不是留言,就是想方设法讨要一册,“珍藏”。遇到这样的理由,真是让人左右为难。俞先生也时常遭遇这样的“难题”。我等在旁边看了,都觉得这真是读书人的“失礼”。
以往的读书人遇到这种事,喜爱作家的书,就买一册请其签名,然后附上相应的邮资,作家签名后再邮寄回来,这是人情上的“不亏欠”。固然这算不上是人情温暖,但倘若两人来往多了,因为有交情,即便是你不索取书,作家也会视你为知音,寄送一册来。这才是人情往还。但时下流行的直接索取,好像跟你要一册书,就是给莫大的面子似的,岂知,这有违常理。
有时,跟书友聊天,总说到类似的事。我倒觉得既然你喜爱朋友的书,且不管是否有交情,不妨买一册读去,读出书里的好歹,也可有更多的交流。俞先生的几册书,我大都是买了,后来,又收到了签名本。这真是受宠若惊,这在我看来,是读书人的惺惺相惜。自然格外让人开心的事。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