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手编书,右手著文

(2014-08-17 10:20:24)
标签:

出版人

左手

海豚

右手

好书

分类: 书式生活

左手编书,右手著文

 

    认识俞晓群先生尚是在博客时代。记忆中,那时他就写博客、开专栏。这些文章都收入一册册的书里。他在大陆出版人当中,很勤奋又有文化理想的一位,左手编书,右手著文。最,读到他的《那一张旧书单》,感慨很深。

    我一直觉得当下的出版人应该多记录一些出版的事,比如与作者交往与编辑沟通,凡此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多多少少,都可以做一些记录,这应该是当下出版史的一部分,也可见证出版理想的坚持。可惜读到的太少,又或者有关写作被一些大词掩盖,至于阅读的肌理有所欠缺。俞晓群的书写可称得上弥补这样一些缺憾。

这是一册事关阅读事关出版的书。从中,大致可以看到一个出版人的人文情怀:对书籍的热爱,在出版过程中,不惜代价,只是为了做出一册让人满意的好书。这种情怀在今天是稀缺的。如今,虽然做出版的和自称出版人的不在少数,当更多的人着眼于商业利益时,他却专注于对书籍意义的探求。

从《前辈》一路走来,俞晓群对出版的关注,超过了不少出版家。我常常想,在多数时候,我们可能只是碌碌无为地生活着,之所以这样,就是有许多想法,没有付诸于行动。俞晓群却是极好的案例。像他这样,少不得参与出版过程中的种种应酬,尽管如此,却还能写出如许的文章,不叫人佩服不行。

 

有好几年,我给报纸都在做年终盘点,请俞先生推荐所喜爱的书,总是能很快地交稿,这种支持,也是少见的。我还记得,有段时间,跟报纸做儿童文学、民国童书等专题时,因海豚出版社推出这方面的书不少,我也时常向他咨询意见,总能得到极好的答复,为文章增色不少。

由此,我想到在读书圈,常常因朋友推出这样那样的新书,总有人得到消息之后,不是留言,就是想方设法讨要一册,“珍藏”。遇到这样的理由,真是让人左右为难。俞先生也时常遭遇这样的“难题”。我等在旁边看了,都觉得这真是读书人的“失礼”。

以往的读书人遇到这种事,喜爱作家的书,就买一册请其签名,然后附上相应的邮资,作家签名后再邮寄回来,这是人情上的“不亏欠”。固然这算不上是人情温暖,但倘若两人来往多了,因为有交情,即便是你不索取书,作家也会视你为知音,寄送一册来。这才是人情往还。但时下流行的直接索取,好像跟你要一册书,就是给莫大的面子似的,岂知,这有违常理。

有时,跟书友聊天,总说到类似的事。我倒觉得既然你喜爱朋友的书,且不管是否有交情,不妨买一册读去,读出书里的好歹,也可有更多的交流。俞先生的几册书,我大都是买了,后来,又收到了签名本。这真是受宠若惊,这在我看来,是读书人的惺惺相惜。自然格外让人开心的事。

 

        俞晓群执掌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系列的图书,让不少爱书人津津乐道。可随着电子阅读的来临,倘若再按以往的思路从事出版,可能就遭遇到些许困难。可仔细想想,这也是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当下的阅读市场中,分一杯羹?

       这既要对出版的未来趋势有清醒的判断,也要有魄力抓住机遇,从而扭着乾坤。这其实考验的更多一些,诸如出版资源、市场判断、营销手段等等,缺一不可。须知当下的爱书人的购书方式、阅读习惯与十几二十年相比,早已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捉襟见肘大概是一些出版社的常态,俞晓群却能如鱼得水,这不能不归结于他对市场的理解实在是高人一等。

       说到底,做出版,是领导者之间的较量:行动第一,向死而生。我读见城彻的《编辑这种病》时,也有类似的感觉。海豚出版社所推出的几米漫画、民国童书系列让它超越了不少出版机构。而海豚书馆、海豚文存,以及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的董桥系列作品,又增加了品牌和知名度。这种种的背后,是行动。

        作为旁观者,由此不妨比较不同的出版人之间对出版的理解,以及行动力,几乎就决定了成败——且慢,出版却也非完全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出版好书为志业。倘若以此来看,出版一两册让人记得住的好书倘若说是难得的话,那么能够出版系列好书,让爱书人不停叫好,就更显示出了其能力的大小了。

      这些印象,是读俞晓群先生系列著作后的想法,虽未必正确,却正可代表了出版的理想。

 

      左手编书,右手著文。俞晓群所达到的境界,与他所书写的出版前辈庶几近之。

      这也是让人羡慕的一种状态。

     读到他的文章,时常让我想起时下的文化传播,以及由此引来的许多文化掌故,作为知情者,多一份记录,后来就少一份谜案。从这个角度看,俞晓群所做的工作,更值得关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行走记
后一篇:奔马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