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书店 不必一味复制
(2014-04-17 07:54:33)
标签:
读者城市业者诚品让人 |
分类: 文化创意专栏 |
三联韬奋书店近日打造出“24小时书店”模式,这让不少书店业者看到了书店的未来,可像这样的书店模式是否可以复制,也还是一个疑问。毕竟“24小时书店”不是作秀,只是把服务延伸到夜晚,让人在书店里感受到书店的温暖。
在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看来,人文关怀,正是该店的底色,也是该店决定24小时营业的根本原因。那么,其他城市的书店是否也可按照这一模式打造成不同的“24小时书店”呢?这首先取决于来书店看书、购书的人有多少,其次要看每天的营业额。说白了,在做这样的书店时,其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更多,倘若没有个营收平衡的话,相信许多书店不会这样做。
去台湾旅行,爱书人常常会为诚品书店叫好。台湾的阅读文化与氛围浓厚,是在于其对阅读的认真。而大陆的城市书店之所以不能够把书店开成这样,跟整个阅读环境相关,亦跟电商的图书销售有关,因此,在大陆常常看见书店倒闭的新闻。
诚品不可复制,那么,三联韬奋书店的24小时书店模式是否就可复制了呢?似乎不太能够。不过,书店如何做才是最好的方式,相信大多数从业者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毫无疑问的是,书店一定要接地气,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贴心服务,至于是否是24小时书店,确实不太重要。毕竟书店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需要随时都要去书店看书、消费的。
三联韬奋书店在微博上也更新每天的营收情况,从目前的数据看,其每天都在保持盈利的状态,但作为一种新生书店模式,是否能够持续进行下去,也还有待时间给以检验。
对书店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2014年,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将由12个城市扩展到12个省份,专项扶持资金可重复申请,并重点支持小微和民营文化企业。虽然这样的支持对书店的日常经营来说,可能是杯水车薪,但如何才能让书店更好地存活下去,是需要更多的思路去拓展书店的未来市场,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模式,而是只要有利于书店发展的模式,都可以做一些尝试。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书店、阅读所融汇成的阅读文化,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象征之一。不管如何,因为书店也因为阅读有了让我们的生活美好的可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向书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