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茂古道

(2014-04-11 08:39:30)
标签:

岁月

岁月沧桑

才是

古早时

风貌

分类: 混成都

松茂古道

 

    有一回,我逛旧书摊,意外地淘到一册羌族诗人董湘琴《松游小唱》,记不得在那里看到过介绍,见旧书摊上有此书自然很惊喜。像我这样的旅行者,有时还蛮愿跟着古人重走一回的想法,可现在交通工具的便捷,即使想走上一段,也因时间关系而选择更便捷的工具了。

    且说那天去爬玉垒山,见公园里有一条道上书写着“松茂古道”四个字,真有相见恨晚之感。这松茂古道是从玉垒山出发,止于松潘县,全长350多公里是成都平原联结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纽带。这段古道虽只有一千多米的遗迹,却早已打造的很现代化了,是体验出的不是岁月沧桑。

    松茂古道,古称“冉马龙山道”,为秦国蜀郡守李冰所开。公元前276年至前251年,李冰率领西蜀各族人民修建都江堰时,多得湔氐之力,因而开了龙溪、娘子岭通往冉马龙的山道,后人称为“松茂古道”。临江岸一侧,设有石桩铁链扶栏,这条古道依山傍水,沿途风光俏丽多姿,马帮商旅络绎不绝。有意思的是,倘若考察诸如茶马古道、汉中古道等,也都有类似的特质。这说明,在开采古道时,也有着相似的背景。

    千年的时光也有终止的时候,故事却也还在延续。这样一条道路倘若开发出来,在川西漫游一回,可看《松游小唱》沿途的风貌,岂是不妙事?

    像“松茂古道”这样的地方,也真该保留更多的遗迹才好。这样说,因为去过一些所谓旅游地,只见现代的景区开发,所谓遗迹遗址连影像也不可见,顶多是从先人的文字记述中领略一番。这才是跟“古”最密切的关系。倘若古道也变成这样,大概只有看《松游小唱》的文字了吧。

    刚好手头有一册《四川商道》,里面当然有茶马古道的遗迹,却不见有对松茂古道的记载,这不免给人以遗憾。松茂古道虽没有茶马古道那样的巨大名声,也仅仅局限于川西地区,如此似乎注定了它为少数人所知。在古早时,有不少古道是沟通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桥梁,但因对此挖掘的不够,才导致了诸如三星堆之谜吧。倘若我们追寻古道的遗迹,也许可走进旅行的新天地:所谓旅行正是对乡土人文的关注,可能少一点风花雪月,却能让人见证岁月所带来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微阅读107
后一篇:见面或帮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