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中的风景
(2014-04-01 09:20:35)
标签:
风姿存货活力意思人际关系 |
分类: 书式生活 |
书香中的风景
有些人,是早就通过这样那样的渠道有了了解,却未必有缘分见。也有一些人,因有了网络的便捷,才有了交流,虽未曾谋面,却大致能够了解其性情。这样“结识”的人太多了,人际关系通过网络被放大到无限的可能。我跟孙卫卫的来往,说来也颇有渊源。
早些年,我就知道孙卫卫是校园作家,记不清楚是否看到过照片,印象中是读过一些他的文章。2012年,我主编读书风景文丛时,先是朋友介绍了安武林兄。安武林跟孙卫卫是好友,这套书有他两位加盟,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先是跟安武林兄签约了《读书如同玩核桃》,书名是我“擅自”取的,那是书中一篇文章的名字,我觉得这既符合他的儿童作家身份,也让书变得更有活力一些。做完读书风景文丛第一辑之后,在思考做第二辑的人选,这其中就想到了孙卫卫,这倒并非我认为他是新人,更多的原因是把他与时下的青年作家放在一起,能起到推动作用。对此,我的意见是依然以青年作家为主,这并非是我对老作家有偏见,而是从未来着想,读书新人出来的颇不容易,有的写了多年文章,却因文章的读者小众,无法正常出版一册书,如果一直这样,势必要考虑自费出版,但大家都知道出版的行情,出版一册书非得三五万元不成。由此,让更多的青年作者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也是必要的。
在联系孙卫卫之前,我先通过博客了解他的作品,博客上大多是读书日记,这也有意思。虽然读书文章不是大多数,我想他可能还有存货。由此,我通过安武林兄试着跟他联系,先没说书稿的事。而是闲聊,说闲聊,也是在探听消息,好像没有过多久,收到他的《喜欢书》,这是跟安武林的《爱读书》是同系列的,小精装,惹人喜爱。
《喜欢书》是收录孙卫卫在2007年至2011年的读书、淘书文字,性情中多有趣味,我知道这样的读书文章不易写,有的侧重于掌故,有的侧重于叙述,但跟“我”关系密切,才能有亲切感。宋方金说的“卫卫清澈、通透、明亮;卫卫的文字朴实、洁净、温暖。他的人和文都洋溢着君子之风”,也是这个意思。
后来,读书风景文丛暂停做了,孙卫卫跟我彼此之间也在有交流。今年,他在海天出版社出了《书香,少年时》,在知道消息时,我就告诉他,我也有一册在海天出,应该是一个系列。这也是蛮高兴的事。过了段时间,我才知道,我的《微阅读》和《书香,少年时》虽都是本色文丛,却不在同一个系列当中,就像成都跟北京遥遥相望,这更有意思了一些。
过了段时间,孙卫卫在网上问我,编辑是否寄出了。我说尚未收到。如此交流,过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居然就收到了《书香,少年时》,真是开心,翻开扉页,看到他钦了枚“卫卫敬赠”的印。值得一说的是封面设计是设计师李松璋,在深圳做《舍客》杂志时,我们有来往,至今也还没见过。
作家樊发稼说《书香,少年时》:“如今书好像越出越厚、开本越来越大。这书不。是32开,也不厚、不重,便于携带和阅读。”他又说,“卫卫为人低调,质朴。这本书封面素雅、清淡,恰如其人。”
在收到书之后,我细细阅读,那种朴素的味道,真是和春天相契合。美,如同看一道风景,自在,随意,各有风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