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日报:一碗面里的大千世界

(2014-03-05 07:16:49)
标签:

成都日报

历史

风味

城市

都会

分类: 相关评论

  □贾登荣

本期推荐:《天天见面》作者 朱晓剑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面,应该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食物,但在朱晓剑先生眼中,却有一番不同寻常的风情,他别出心裁地写出了这本《天天见面》,把面中蕴含的传统、弥漫的文化、流传的风俗、离奇的传说、变化的世风,徐徐道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碗面里的精彩大千世界!

  诚如作者在“人间有面是清欢”一文中说的那样,“面能带给个人的绝对不是简单的享受,而是包含了更多的内涵。”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碗面中沉淀的厚重内涵,才诱发了他对面进行刨根究底的探寻,从而捧出了一篇篇韵味无穷的美文来。通过“手工活计”、“面的掌故谈”、“在唐朝吃面”、“宋朝的面”、“在宫廷里吃面”、“来一碗宋嫂鱼面”、“过年的面”等篇什,让读者对面的历史、面的传统、面的文化、面的传说,有了新的认知、新的理解、新的发现。“长寿面”恐怕不少人都知道,但对于“和气面”、“龙虎面”、“面条尚书”、“鸿章什锦面”,估计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在“面的掌故谈”一文中,作者就专门对这几种很有特色的面进行了生动的介绍,让人眼前一亮,视野顿开。在“酒面”、“来一碗宋嫂鱼面”、“假若开一家凉面馆”、“手工纱面”、“过年的面”、“文人食面记”等众多文章中,都能寻找到历史的痕迹、传说的踪影、文化的香郁。读罢此书,假如你再端起一碗面条吃时,你就能“钩沉起岁月中的种种回忆来”。

  作为客居成都的外乡人朱晓剑,他的血脉早已经和成都融为一体了。因此,这本《天天见面》,就是以成都为主线索展开的。成都号称“休闲之都”,自然也是美食云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名闻遐迩的川菜,也有分布在大街小巷中的众多小面馆。朱晓剑经常和朋友,甚至和远道而来的客人出入这些地方。正因为经常吃面,他才觉得,面里面“会生出许多的故事来,既让人感叹,又让人抒怀。”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了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面条。清汤面、杂酱面、排骨面、煎蛋面、燃面、蒜面、手工面、挞挞面、查渣面、凉面、荞面、素椒豇豆面、回锅肉面、肥肠面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同时,在“面之道”一文中,他还总结出了做出一碗好面条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臊子的选择、汤的熬制、蔬菜的讲究。热爱生活,喜欢行走的朱晓剑,足迹留在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的笔下,也有自己游历河南、甘肃、苏州、陕西、武汉、重庆、上海、广东、福建、东北等地时,品尝到的不同风味面条的展示。在这里,我们认识了重庆的小面、武汉的热干面、陕西的浆水面、河南的烩面、福州的线面……《天天见面》如同一部面的百科全书。掩卷之余,不禁让人感慨万端:这普普通通的面食,在不同的地域里,经过人们的巧手制作,居然能够花样百出、美不胜收!

  据作者介绍,“在豆瓣网上有一个‘我爱吃面条’的小组 ,有二百多人加入。”同时,各地还成立了不少“面友会”。“面友会”不仅研究面食的做法,还善于在不同的城市发现面食。看来,有这么多人喜欢面,悠久的面文化一定能传承下去。这,恐怕也是作者著书的目的之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