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快乐
(2014-01-14 08:32:35)
标签:
最适合教育孩子习到次数成长岁月 |
分类: 生活剧场 |
只要你快乐
有时,我会感慨,做父母的在今天太难,毕竟孩子的成长环境很多样,诱惑也更多,一不小心就可能犯错。朋友蓝紫木槿的女儿阳阳如今在读中学,她们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经常在一起做游戏、聊天、阅读,那种状态真让人羡慕。在今年,她们俩干脆出了一册书,名字叫《只要你快乐》,记录阳阳的成长岁月。
蓝紫木槿说,我是和阳阳一道长大的。有很多的人生阶段,我们俩是共同开始。她做女儿,我做妈妈。她那年正式上幼儿园,我去读研。她上小学了,我硕士毕业工作。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旁观者,我们那么积极地投入到对方的生活中去,无法剥离开来,即使她再长大,即使她离开我的身边,即使她去了很远很远的远方。阳阳说,当我看完书的手稿,想到我们能共同度过的时光已经所剩无几,便感到非常遗憾。再鲜艳的花儿也有凋谢的时候,再美丽的母亲也会老去,也许今生我们成为母女只是一场短暂的相遇,也许多年后我也不得不目送着她的背影渐渐远去。
平时,没事就跟儿子腻在一起,陪他玩耍。家人看了觉得没大没小,岂知是跟儿子相处的时间是短暂的。我曾在微博上感叹:成长即在路上,父母跟孩子的相处最愉快的大概是中学以前了,当他(她)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生活重心以后,回家会越来越晚,次数也在减少。所以能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是短暂的,那些快乐一旦逝去,将不再回来。
有时,我也鼓励儿子踢踢足球,练习下书法,他有时也不大乐意,我就劝他不妨当一个兴趣做,人总是有一点自己的爱好才好。即便是以后工作了,这足球与书法也可成为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他当然不会那么懂得这其中的玄奥。儿子读六年级,依然贪玩,好像学习只是业余的工作。是的,在城市里生活,孩子的童年已是少的可怜,再剥夺掉这贪玩,恐怕以后回忆起来会多一些苍白。
对父母来说,教育是无处不在的,更需要的是潜移默化,而不是强烈地要求他(她)干嘛。
尽管如此,回顾儿子的成长,还是有许多遗憾,是因为在他成长的路上,一样会犯急躁的毛病。我的朋友朱凡说,请不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偷步。所谓偷步,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反而忽略掉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说到底,教育的关键因素并非是他总保持着高分数的成绩,而是能够在成长中学习到更多的道理。
对孩子说,只要你快乐!这在他(她)成长的过程中,或许已足够。在谈到教育时,台湾作家杨照说:“我觉得,不是教育孩子,而是陪伴孩子;不是引导孩子,而是察觉孩子是个怎样的人,给他提供尽可能广阔的空间,让他自己去摸索,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