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阅读93

(2013-12-20 10:17:15)
标签:

名人

感觉

出版物

体例

恶习

分类: 书式生活

001  读《德里达传》。国外的传记类读物,资料来源可靠,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而国内的趋于虚构和想象。读来的感觉就大不相同。虚构性的传记更像是报告文学,可能有味又有料,却失之于真实矣。131212

 

002  书话现在出的多,好事。但可读可赏的似乎少了点,特别是一些自费出版物。有时,并非是书话不可读,而是缺少识见,人云亦云的多,己见少了点。倘若为了稿费,倒也情有可原。可重复的劳动,是彰显阅读的真理吗?似乎不是。如此一想,汗颜的是自己了吧。  131212

 

003   《日记闲话》,康健先生研究名人与日记,多方收集资料,从日记中探求人物性格、精神。虽是闲话,却不闲。每个月出三期,各有风味。这样的整理也颇得日记的趣味。131214

 

004  《高远集》,康健著。在网上见康先生在是书中有一章谈论读书民刊。就求联系方式,后博客联络,不期然遇。翻读读书民刊,熟悉的风貌。这是给香港《读书人》杂志的专栏稿。比我写的内容更丰富了。131214

 

005   康健先生的书斋名为高远斋,即取书名《高远集》,姜晓铭兄的书房名为积树居,阿滢的书房为秋缘斋,冉云飞的书房为反动居,自牧的为淡庐、百味斋、东山居,伍立杨的书房为浮沤堂。文人的书房也风雅。131215

 

006  《清远集》,康健著。一如《高远集》的体例,涉及名人与日记、日札,在日记领域里不断拓展,这细微处见功夫的本领考验的是冷板凳,毕竟日记研究很小众。且日记有复古的嫌疑。百里挑一似乎也不能够吧。何况快节奏,把诗意生活都打乱了许多。    131215

 

007  龚明德先生此前书房名为六场绝缘斋,近几年,则博客名为明德读书堂了。又,杨栋的书房为梨花村。131215

 

008  收藏一位作家的作品,总想着能穷尽一些才好。有的丛书也适合成专题收藏,此类收藏,耗时费力。时下的新书是否有收藏的价值?固然有争议,但每个时代的收藏和研究是有差异的。131215

 

009   在《高远集》跋中,康健说,我有一个“恶习”,如果发现一个作家的某篇作品甲集选了乙集又选,我便十分反感,认为这种做法很是不好,让读者花两份钱买一样东西,是对读者钱财的一种浪费。由此,我又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是自己的文章出版,决不让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书中出现两次。131215

 

010  以前,我也大抵有如此的意见。可在出版的时候,倘若把文章修改得更完美一些,比原作有一点进步,却是无妨。毕竟作者对事物的认知也是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还是看跟读者做了怎样的交代。1312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放错的书架
后一篇:公和讲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