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记四
(2013-11-18 08:38:17)
标签:
原路文化氛围远近城市只有 |
分类: 混成都 |
1行走,可以感受到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可行走的地方远近,也说明了地方环境的好坏。比如,在成都,地方领导真该是在街上走走,在二环高架桥下面走走,在工地上走走。而这只能是一种想象吧。
2这段时间,走路党小聚了几次,聊聊行走,是为了看风景吗?还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拉开自己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3这当然不会有结论,就像我们的行走,直到终点——人生的终点才算结束吧,但通过行走,能体悟到更多的东西,那一种快乐,是细腻的、微妙的,不可言喻的。
4曾想,有机会到不同的地方去,选择一段路走走,比如在接下来的行程,慢慢地行走,体验一下不同的城市文化氛围,地方风情,也是一种近距离观察了。
5不能用脚步丈量的城市,算不上好城市。哪怕建筑再华丽,商业再发达,投资价值再大,是不太适合行走的地方呢。
6走向郊外,大概只有选择偏僻的地方才能看见所谓的田野。沿着沙西线往西,走了一次,除了灰尘,看不见田野,倒是建筑不少。虽然也有步行道,设置上看,似乎也还不错,但总觉得在设置时,领导们未必亲自走一回,所以也未必完全合乎行走。
7走进一个封闭的小村落,走来走去,有许多岔路口和小巷,看似可以通往不同的地方,却走不出去,只能原路返回。这也有味道吧。
8在成都的行走,大致说来,是只能选择一段路走走,大多的地方,不太适合行走了。一个街区或一段河边,或公园里,也只能这样。有一次,想走到大丰镇,看到灰尘满天,胆怯了。
9坐车至三道堰,在那里走走,看看河水看看花儿,也好。只是选择的时间不太可能是周末,人多。坐在河边喝茶看看来来往往的人,也是有点感慨,好像是为了观看人物的呢。
10这几天,行走改在家里行走,或在小区里走走,带着计步器,每天五千步,不求太多,只是走出自己想要的那种心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