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收到问津杂志一包,四期杂志,各有精彩:第五期津门烟话,第六期耕堂忆趣,第七期待起楼诗稿,第八期玉堂曲艺集。10月4日
372 《原野》,吴昕孺著。葛筱强说,作为诗人的吴昕孺,在诗歌创作上抒写过校园诗、新乡土诗和十五行诗,如同一个以歌唱为自身血液的歌手,一直在歌唱技法和音域拓展上进行着不懈地训练和突围。他用三年的时间创作了这部充满“母性的”、“敞阔的,有无穷的生命力”的长诗,我觉得毫不惊讶。现在像他这样写诗的诗人少了些。10月5日
373 近日,国家图书馆公共服务区域面向未成年人全面开放,中外文文献开架阅览区接待读者年龄放宽,由年满16周岁下调为年满13周岁,少年儿童馆接待12周岁(含)以下少年儿童,并开设低幼阅读区,6岁以下的儿童也可入馆读书。微评:少一点洗脑教育才好,奴役不是一个政权的长久生存之策。10月8日
374 《欠条》,刘美松著。在这个时代,我们缺失的东西很多,比如信仰比如自信,都会让我们陷入到精神的危机当中去。倘若我们以一人之力去证实它还还没完全消失掉,那是不是就具有的普遍意义?在我看来,这也还是一个疑问。10月9日
375 《都市书写簿》,阮义忠著。为城市造像,不易,那点点滴滴的片断,阮义忠拍台湾街头的景致,给我们留下可以观察的世界。行走在街巷里,也许会感叹时光的易逝,留住那过去不是为了增添怀念与回忆,只是想记录下美好的瞬间罢了。时空交错的都市里,简单的速写簿,记录下来的或许才是记忆里最重要的部分。10月9日
376 关于胡适的书,出了不少,有一些却很一般化,一些选本,也还不够好。不过,似乎书上打上胡适的名字就能卖掉,倒似乎是真的。就像民国类型的书那样,一些书,看过之后,再无多多印象,新史料少,新识见少,晒旧闻晒八卦,似乎必不可少。10月10日
377 收到桐乡王立兄与陈滢的新著《人文濮院》,系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二辑)之一。这辑还有《水墨乌镇》《浅读崇福》《水韵洲泉》和《古韵石门》。乡土文献,这几年也有不少青年作家开始涉足,所谓的文化传承,正是这样的传统的延续。10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