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旅: 把书店开在环球中心
(2013-09-29 09:26:58)
标签:
之旅分享会种法越来越朋友 |
分类: 书式生活 |
在许多书店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成都的书店业却风生水起,不断有新店亮相,引起全国的关注。7
走进环球中心,坐电梯直上三楼,右转即可看到今日阅读书店。站在门外,6
今日阅读书店七年前从社区书店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诠释着成都文化空间的位移。从
无疑,今日阅读书店置身其间,展现了成都文化的深厚与发酵,由此带来的市井(城市)文化是多元的,既需要画展,也需要阅读分享会,更需要与全球的文创产品结缘。在环球中心店,我注意到一棵树,那是智慧之树,呈繁茂之状,进到书店就可以一睹它的风姿。由此树开始,将书店区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却又构成一个有机的主题。后面是咖啡区和现场签售活动区域,在左前方,是各类文创产品,包括笔记本、饰品,以及形形色色的小玩意,那可是成都本土自产的产品。
书店做大,不是困难的事,但在这个电子阅读时代,要想留住读者,除非是有特色。今日阅读书店每月会举办新书见面会、读书会、画展、音乐会等文化沙龙活动,让读者能够近距离与文化名人展开交流,也有更多的富涵文化营养的活动举行,以此带动文化鲜度,培养读者的忠诚度。
除此之外,环球中心店注重从最优秀的出版社和作者的图书目录中,精选人文、社科、历史方面的畅销书。同时,还特别引进了多达几千本的各类港台新书。目前书店的台版书种类为建筑、设计、生活、旅行和文学,价格多为内地书籍的三倍左右。在这里能相遇到牛津(大学)版的董桥与毛尖,亦能相遇到台版生活方式的新书,这对成都这个内陆城市来说,实在是一种幸福。牛津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林道群在微博上晒一本其所做的新书,过几天就会在环球中心店出现,这缩短了成都与香港、与台湾的文化距离。“真没想到,在成都还能遇到这样好的书店。”西安的赵国栋在环球中心看了今日阅读书店之后,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书店的角落有看书的人群,在咖啡区也坐满了爱阅读的人,不同的阅读群体在这里与文化、与精神相遇。
在谈到书店时,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用“坚守”、“艰难生存”这类词语来形容其所存在的状态。今日阅读书店打破了这种状态,将书店还原为服务,这诚如其总经理但捷所言:“我的梦想,是让创意书店变得更时尚、更好玩、更酷!让卖奢侈品的商场也有心灵的鸡汤,也能享受精神上的奢侈品。”这也是成都书店的底气。当读者涌向网上购书时,书店的未来似乎就注定了会是一条不太平坦的路,但今日阅读书店没有被动的等着被市场改变,而是主动参与进来,与市场共同成长。
这样的态度让书店有了逆袭的可能。此前,今日阅读将书店开在不同的城市综合体,看上去似乎很相似的书店,在经营理念和思想上却有着差异,这种细微的差异说白了就是“接地气”,这让今日阅读书店显得更有活力。譬如在凯丹广场的消费群体和欢乐谷的消费群体是有区别的,同样习惯于逛伊藤洋华堂的消费者跟环球中心的又有所不同,靠这种对读者的精准分析与定位带动市场就显得容易得多了。罗伯特
如果对书店业有深入的观察,或许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成功的书店都有自己运营的法则。譬如诚品书店、香港书店等等,其所发展的路径无不与所在地的文化发生关系,形成一种共生的现象。今日阅读书店在环球中心开业,这只是一个开始,却暗合了未来的趋势。
在不同的时间段走进一所书店,或许能看到不同的风景线。不过,在新浪微博上,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网友晒与今日阅读书店的合影,并时常有惊人的感叹。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在不同的文化圈层中蔓延:当阅读替代了日常生活的庸常,那是怎样的景象?
对于今日阅读书店在环球中心的亮相,北京有家报纸用《一家民营书店的“冒死”逆袭》这样的标题来表达惊叹。就都市生活而言,这样的逆袭几乎是无处不在,唯独有书店才会有这么多的人文关怀,在这一点上,今日阅读书店的逆袭却更像是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回归到优雅的原点。是的,不管世界变化多么快,我们都需过好自己的生活。今日阅读书店所提供的文化分享,无疑是众多可能中最贴近的一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