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80
317 《奔腾年代》,1938年初,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榜出炉。一匹叫做“海洋饼干”的小马赫然在榜,风头甚至盖过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并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和美国的文化象征。作者因此书一跃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两度问鼎美国鞍马赛事新闻界最高奖项“日蚀奖”。8月30日
318 书店、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仔细算起来,在成都还是有一两百家的。民营博物馆也还是挺多,算起来也上百家,分布在成都周边的有好些家。记得以前的报纸有做过成都的博物馆统计。不知这几年是否有变化。8月30日
319 看书,喜欢成套的不少,有时候哪怕只是喜欢其中的一册,也会买下一套。这样的心结若是遇见一套大书就麻烦了。如今的藏书家也读书,也写书,可见书中风景无限。读书、藏书、买书,都是一份书缘。8月30日
320 《交加街38号》,陈宁著。 在交加街38号,我们如同身处在一个剧场,看台上各色人物上场。站在台下,虽能欢笑,却不能够产生太多的互动。而在这小说里,我们却有可能跟陈宁互动,那一种情感的视觉,是平淡的,却因为有了体验,才变得弥足珍贵。爱情,到底追求的是性感有型。8月31日
321 董宁文的《开卷闲话七编》到了。回头查一下,是不是七编都齐全了。读与日记与生活,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好看好玩的。但太私人的东西,是否读来就好?书之书,这几年很流行,值得关注的也很多了。书评单独结集的书,似乎太少了点。9月2日
322 “2013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启动仪式日前在京举行。铁凝、莫言、王蒙、贾平凹等30位作家的30篇优秀短篇小说入选本次翻译大赛推荐篇目。但愿这下中国文学能走出。9月3日
323 苏州的王稼句,称为王苏州,南京的陵薛冰称为薛南京。这样的对本土文化关注的人多起来,真好。9月4日
324 朱生豪生前再三说,如果出书的话不要请名人作序。——《我来晴好》P12 9月4日
325 连续几天看几种读书日记,很感慨。读书日记完全是纪实,可以记得很有味道,回想起来,也蛮有一种神韵才好,仅仅是“起居注”可能就使内容打折扣了。 9月4日
326 《邓文迪:我不是传奇》,青云著。作为一部传记,作者对邓文迪人生的关注点则停留在工作、社交等方面,对其情感的关注却缺乏应有的力度。不仅如此,或许缺少了贴身观察的机缘,对邓文迪的传奇风采的书写却显得有点隔了。 9月4日
327 《数据化决策》,道格拉斯•W.哈伯德著。大数据时代的量化方式,也是“无测量,无管理”的实践,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但说到底那是寻找盈亏平衡点的问题。 9月5日
328 《塞万提斯的未婚妻》,阿左林著,戴望舒译,桑农编。阿左林又译阿索林,西班牙文学史上“一八九八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小品,以淡雅的笔调描绘了西班牙的风光、风俗,如诗如画,耐人寻味。戴望舒的译文神形兼备,与原作旗鼓相当,曾获周作人、唐弢、傅雷的欣赏,影响了何其芳、师陀、汪曾祺的写作。 9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