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阅读70

(2013-06-21 05:47:25)
标签:

造诣

城市

香港

史料

事物

分类: 书式生活

215  623日,成都滋味生活新书分享会在今日阅读书店凯丹广场店进行。特邀嘉宾为吴鸿和张业宏,两位都是我所尊敬的出版人,对书的出版有独特的看法。装帧设计、营销都有相应的策略。这次活动虽是首秀,因此值得期待。

 

216 书札相关的书有:《旧墨记》、《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周作人致松枝茂夫手札》《孙犁书札:致姜德明》。

 

217 618下午看下陈冠中的《我这一代香港人》。身份认同,焦虑。内地的城市似乎较少这种焦虑。仔细想来,我们对城市的爱,可能理解为某一种事物的贪恋,但不管怎样,香港人对香港的书写,可谓多矣。这一点,内地城市真该有所反思。

 

218 我对任何作者,无个人恩怨,但颇看不惯一些人的作法,他们把文坛弄成了官场、交易所、杂巴地,卑鄙肤浅,使人气恼。19811218日孙犁致姜德明信中说。

 

219 宅女朵拉在微博上评论《杯酒慰风尘》说,正在紧锣密鼓看《杯酒慰风尘》,滴酒不沾女文青,竟对此书沉迷,啧啧,鲜见呢!这一种褒奖,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幸福。但也警惕,以后也该做的更好一些。

 

220 微阅读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得空整理了一下,在今年会出一册微阅读的书。何为微阅读,也跟微书话相类似,书人书事,有所记录。以条来记录,在出版时做相应的整理。相当于交一份读书报告了。

 

221 以前,书稿《舌尖风流》在某大学出版社滞留了差不多一年,就考虑先出个台版,一两年后,因为《舌尖上的中国》,又被国内的出版社引进出版。这事说明了书稿只要好,就不难出版,只是花费的时间可能久一些罢了。

 

222到南京夏雷鸣兄寄来的开卷杂志2010年九期。民刊杂志这几年成为收藏的热点,要想有一套,真是大不容易了。现在藏的一些,只是局部,真该建议做个读书民刊展的活动。

 

223 早预备下要交的稿,在台式电脑里,再修。只好重新赶一篇出来。大清早的就做这活儿,前几天写完想顺手发给编辑,觉得早了点,现在想发也没办法了。(电脑因故修了几天,好多事都耽误了)

 

224 《忽必烈的挑战》,杉山正明著。里面有很多的论述证明蒙古对世界的影响,国内的史学家所强调的却未必是历史的真相。因对蒙古史料见识的不同,也就影响了对蒙古史的判断,这应该是值得警惕的。

 

225 成都市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成立于1946年,1949年后,曾中断活动多年。从1988年起,组织重新整顿,恢复书画创作活动。该研究会成员来自社会上在书画与金石艺术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书画金石家,是一支从事书画金石余数研究与创作的民间社会团体,隶属于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26 成都写古体诗词的不少,还办有《天府诗苑》《成都诗词》《四川诗词》系列的杂志,话说这一类的杂志,读者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人接触的少了。

 

227 68日,收到著名青年作家许多余兄的大著《远方》。新科诺奖获得者莫言说,“丰富的内容和宏大的叙述让这个小说散发出非常迷人的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623活动现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