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晓剑
朱晓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21
  • 关注人气:4,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蚩尤”长成啥模样,岂能复原了之

(2012-09-01 00:40:58)
标签:

蚩尤

遗骨

复原

南京博物院

江苏文化部门

杂谈

分类: 深圳商报

“蚩尤”虽然是传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并没有“坐实”。不过,最近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江苏省兴化市蒋庄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500多件良渚文化时期的陶器、玉器等生活用品。更罕见的是,墓葬中还出土了数百具非常完整的人类遗骨。但这些人类遗骨“有望复原‘蚩尤’模样”,我就很好奇,倘若真的依据这个复原了“蚩尤”,那是不是就是它的相貌呢,似乎是一个疑问。  
民间画像中,有“蚩尤”的形象,但那只是根据《史记》得来的印象,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就是这样一个人,若说出于民间的想象,倒不如说是一种崇拜。现在的江苏文化部门复原“蚩尤”的模样,看上去既不靠谱,也显得有些荒诞。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按照这个形象复原的话,看上去几近怪物了。  
江苏文化部门之所以想到要复原“蚩尤”,原因在于“考古学证明,良渚人无论从存在时间,还是分布空间上,都同古代传说中的蚩尤部落非常接近,可以说是蚩尤传说的原型。” 不过,因为以往的遗址中很少发现遗骨,考古界一直未能得知良渚人的身体特征。“蒋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完整的人类遗骨,我们不仅可以复原出良渚人的身体及面部,甚至可以通过DNA技术,确定整个墓葬群所有墓葬的亲属关系,进而‘复活’一个完整的良渚部落。”这良渚部落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九黎族部落(其部落活动范围和空间并没有跟良渚部落有多少交叉或重叠),也是一个不小的疑问。毕竟是文化部门考证出的是其在多重因素上“非常接近”。这“非常接近”很显然是不能等同于就是蚩尤部落,因此所谓的通过技术复原的人物形象,也就不大可能是“蚩尤”了。
不过,这样的考古发现,终究是好事,既可以通过考古发现古人的生活状况,通过技术能还原历史的“现场”,这既能跟历史以参照,也能给当下以启示。但在考古时,专家的做法却是值得商榷的。在今年山西发现的“女娲遗骨”,实在是令人好奇,难道我们的考古发现一下子发现了三皇五帝那个时代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只是抢占文化资源而已,其背后涉及的商业旅游和开发。这不免让人想起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的作者近期到湘西考察时,他惊奇地发现,演员申军谊当年住过的房间,门口赫然挂着一块招牌——钻山豹旧居。当地导游很认真地给他介绍钻山豹、四丫头、榜爷“当年用过的”器物,并坚称这些“全是实物,珍贵得很呢”。

话又说回来,“蚩尤”长成啥模样,对普通民众来说,也许是十分好奇的事,那段历史居然能在今天通过现代科技能重现,并跟“蚩尤”零距离接触,感受下那时的生活状况,也算是新鲜事,至于这复原的人物形象,到底跟传说中的“蚩尤”有多大的关系,就不再是十分重要的了。但对地方政府官员来说,这种短平快的“眼球工程”与“政绩工程”是能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的。也因此,“蚩尤”也好,“女娲遗骨”也罢,大多是建立在“合理想象的空间”之上的,至于跟这些人物本身,大概也没多大的关系吧。不仅如此,这貌似众多的发现,其实说白了,不过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才有如此的“伟大发现”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