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香致远 别有风景

(2012-08-13 06:48:19)
标签:

伍立杨

万山

民国史

《官场现形记》

自选集

杂谈

分类: 书式生活

  夏日炎热,总是懒得出门,在家静读,享受的是不一样的风景。这说起来简单,却也颇难,毕竟很多书,是不足以消夏的。不过,这也有例外,比如最近在读的伍立杨自选集,通泰顺畅之感,如沐清风,简直是美不胜收。这自选集分为四部:《兵谈》、《美谈》、《史谈》和《艺谈》,看似繁花,实在是有更多的书生意气,但他又不迂腐,谈的问题深刻而又富有美感,让人击节叹赏之余,还能回味再三。在那字里行间,竟然孕育了怎样的情感,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先说《兵谈》,可以说是一本民国军事史的百科全书。在伍立杨的笔下,民国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年,活灵活现,趣味横生。作者潜心研究民国史多年,对民国历史洞若观火,既能提纲挈领一展民国军事大脉络,又能从细小处着手,以文人的视角审视民国军事,更显理智与冷静。看似无关的小细节,他却着力挖掘,看出不同的大千世界。这一种观察让历史更为生动、鲜活的同时,也更富有生命力。其实,我们读史不正是读出跟通常意义上的记录不一样吗?而《美谈》结合了权术、美学、面相学等多种知识,揭示了美与人生、相貌与成功、面相与命运之间潜在的关系,这既是传统美学的一部分,亦是当下的生活美学观照。作者伍立杨被誉为“现代文言的实践者”,在书中他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与古今中外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准则相结合,以自己犀利毒辣的眼光一一审视人类历史上相貌传奇,鞭辟入里地提炼出一眼识人的艺术,兼有文人情怀与现实指导意义。

  至于《史谈》,伍立杨更是行家里手,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也好,看大历史的小切面也罢,都能看出不同的问题所在。这可谓是最真实的历史人物风云录。作者伍立杨长期研究民国史,查阅大量第一手民国人物资料、回忆录,去伪存真,将数百位历史名人众生相一一还原。而这还是最辛辣的民国生存与谋略大公开手册,这里不只是历史真相,更有真相掩盖之下的硝烟与争斗,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他们总有自己独到的保全手段。在这一点上虽然不似《官场现形记》,却一样给人以警醒。《艺谈》里所收的文章涉猎广博,溯古延今,内容有浩瀚宇宙、文人智慧、书影梦影、语文人文、名著品评、诗文鉴赏、译文研究、书画篆刻等。伍立杨当然不是仅仅在书中谈论艺术的种种,而是将生活放大到艺术的境界去观察,自然就能看出不同的境界,这一种自觉是源于对艺术的热爱。

  这一套伍立杨自选集可谓是其在各个领域研究的总体风貌再现。当然,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当下的作家自选集中,能做出这一种风格的(不追求大而全),也是异数。毕竟作家自选集并非全集,因此需精当,而又富有内涵,在这一点上,伍立杨自选集打破了作家的陈规陋习,将写作继续延伸,在看似文字冷酷的表情之下,其实是有一颗温热的心,读人读书读史读美,都能信手拈来,这让我想起时下许多看似温热的表情,其实透着的是一种世事洞明。伍立杨去除了那一种人人都看得明白的智慧,却走得更远,他让观察变得有趣起来:他看晚清变局,看民国疯长(而说民国史者,由痴人说梦转为戏说臆想,痼弊深矣,徒饰虚文,无补实际,尚不知将伊于胡底,是以迷惘不得不然耳),都有独特的视觉,这亦如流沙河先生所说:“立杨读史,一展书生本色,使人相信天地之间确有一脉正气不绝如缕,由古联今。这不就是黑格尔说的‘绝对精神’吗?”

  读这样的书当然不是寻求快意江湖,亦如伍立杨在序言中说,有时候静坐思维,与时光共老,看芭蕉又绿,心境空漠,寐不交睫。偶有浅梦,也必是买芒鞋竹杖,向故乡的千山万山深处,一片蒲团,了此三千大千世界。正所谓“交寡深深怀旧地,变多渐渐悟浮生”。这一种心路历程岂不正是对历史的偏爱,从而细致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虽然相对于大历史,仍然只是片断,却足以让我们明了“头颅若许,岁月若驰,真不禁把酒问天,而欲一吐胸中抑塞也”,是有来由的。

  读伍立杨,不是读他书写的夸饰,亦非是探寻新知的路径,更多的是在老路上探险,求得的是别有的风景。而这则让人看到了他的性情和挚爱,在我们戏说或大话历史的时候,还有一种声音值得我们关注,正是因为这平和的文字中让我们见证岁月比人悠长的生命,历史纵使有再多的谜语,终究会回归到“许多好看情景”(王学泰语)之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