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国兴衰的真相

(2012-05-31 08:05:26)
标签:

许倬云

中国

大国霸业的兴废

大国兴衰

公权力

杂谈

分类: 书式生活
大国兴衰的真相

读历史类的书,总会给人一种错觉,站在不同的立场,历史是可以给以不同的解释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历史好看。但对历史的总结或者经验,总是见仁见智的,在不同的历史学家眼里,历史也是具有多样生态的,而一旦这样的生态被破坏,社会、经济、文化都将受到影响。在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大国霸业的兴废》中,不仅在旁观历史的兴衰,还深入历史的肌理,洞悉历史演变的奥秘。
与作家对历史的感性诠释不同,历史学家可能更多地去发现历史之间的微妙联系,而这联系有时看似无关紧要,有时却有影响大局,这就像数学中的方程式,有一个选项发生了变化,随之全盘就跟着变化。而许倬云对历史的洞见,或许让我们更能明晰历史是如何演进的。他认为,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不仅如此,国家政权与社会力量的互动则决定了一个时代是否缺乏活力。
《大国霸业的兴废》分两部分来阐释大国兴衰的秘密。在中国史部分,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而在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这种种观察看上去是粗线条的,却也能让人一下子明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
在对历史的观察中,许倬云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协调一致,国家则强大兴盛;一旦政权僵化或各部分失衡,则会逐渐没落。民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最不坏的制度”,就在于它能够根据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以面对当前的挑战。那么,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全部秘密了呢?很显然不是,因历史的演进都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其中的影响因素繁多,因之,我们看到的历史并非是“全貌”,而这则可能影响到我们对历史的判断,许倬云所提供的也只是一种可能或参考。
而这种可能或参考就像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的所谓周期律,总有兴起、衰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来得早一点、迟一点并没有定数。事实上,一个朝代的兴衰固然靠的是公权力的配置,也缺少不了民间力量的参与。也就是说,这两者如何达到一个平衡的度才是最为关键的。这就像学者吴思提出的“潜规则”那样,一个时代既需要和珅,也需要纪晓岚、刘墉,彼此的力量平衡了才有不会任何一方坐大的可能,而这扩大到一个社会,也是如此。人性在权力运作是一把双刃剑,能让我们洞悉历史的规则。  
不过,公权力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严格意义上进行的。即公权力影响了大国兴衰,而大国兴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持续具有活力(辽金元是没有管理体系的征服王朝)。在一个复杂系统中运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利益纠葛产生,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公权力的耗能,不仅如此,还促使行政效率降低(比如宋代)。而许倬云认为的未来“将不再是大国的兴衰,也不是朝代的存亡,而是人类全体的毁灭和消失”,则可以看作是一种警示。而如何才能不踏入历史悲剧的沼泽,那就得不断探索、总结这历史经验,发展一些知所约束、知所节制的智慧,从而让社会开放、多元,才能迈入明天,少留下一些遗憾。
 
《大国霸业的兴废》许倬云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定价:29.8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