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别那么狗血
(2012-04-09 08:07:15)
标签:
娱乐洛阳电视剧太平公主秘史民国如此生猛杂谈 |
分类: 深圳商报 |
当一部新的电视剧出来,总会引起一番争议,似乎不引起争议的就不是好电视剧。最近古装剧《太平公主秘史》正在湖南卫视和奇艺网播出,角色混乱、造型雷人、剧情离奇,引发网友疯狂吐槽:又一部神剧诞生!但导演李翰韬却说:“剧名就说明了立场,我们这部戏是‘秘史’,不是正剧。”
看古装剧,大致来说,就是看剧情好玩,有意思得多,这也不妨称为大胆与创新,但一方面我们又要求电视剧要靠谱一点,这靠谱,我想更多的是指技术活:造型靠谱,不那么雷人;剧情不妨夸张一点,但也别弄得太离奇,太狗血;有悬疑,不要太低级。至于角色啦,服饰啦,还是要还原到历史的“现场”中去,编剧和导演最好懂点古代文史常识,别像《甄嬛传》那样犯低级错误,古琴弹出古筝曲。
其实,不仅是电视剧有这样的毛病,就连“戏写”历史的图书也不免如此,拿今天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历史的场景,并声称是新锐观点,也许会看得更明白一些,比如《民国如此生猛》、《武则天本传》,诸如此类的图书也足以让我们思考:这到底是历史叙述还是在寻求“卖点”?仅仅这样,可能无法还原历史的“现场”,看似很客观实则是对历史的“误读”了。电视剧跟图书相比,自然更需要以客观的事实,加上大胆的艺术创新,才会有看点,这原本无可厚非。
不仅如此,电视剧如果缺乏了创意,那情景会怎样,自然不难想象。拿《太平公主秘史》来说,电视剧将历史中原本早夭的安定公主“复活”,还假扮太平公主回到洛阳,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先后除掉薛怀义、来俊臣等奸臣,而真的太平公主则与突厥亲王阿羯那思慕坠入情网。这剧情是不是离奇并不太重要,对电视剧来说,如果观众一下子就洞察了电视剧的“全部”,那更让人授以“烂剧”之口实,反而影响收视率了。这就需要电视剧不能仅仅满足于重现历史,而是靠大胆和创新使它更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否则真是要沦为“烂剧”了。
当看到太多的电视剧被批之后,我想要么是它们足够烂,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反正就是不同的桥段演绎嘛,所以才有如此评价:“太难看的烂剧了”,又或者是我们的观众口味出现了问题,不能把电视剧当成娱乐的“剧”,反而讲求去寻找历史真相,求得与历史的吻合,这看上去多少有点滑稽。这就像我们当下的现实剧,比如婆媳剧桥段狗血情节离奇,看来看去都觉得无多大的创意,而《亲爱的,回家》更是因为与前夫家狗血离奇的剧情被观众封为“《知音》全年合订本”。对此,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达到容忍的地步,这也是一个疑问。
如果说当下的电视剧要的是不折腾,关键是观众要买账。对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来说,看电视剧也不是为了某一个念想,更多的是想看的电视剧更有意思一些。如果我们每天晚上看的翻来覆去就那些没技术含量的电视剧,不管是古装剧还是现实剧,可能都会乏味,那还有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