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某些记忆

(2012-02-16 10:04:31)
标签:

大慈寺路

火车北站

文殊坊

教材教辅

长顺街

杂谈

分类: 生活剧场
101 特懒。很多事似乎都需要催着才能做下去,没压力似乎就没了动力。
102 有个关于城市的话题要讨论,但还没有头绪,不是话题不好玩,总觉得现在许多话,说来说去,没有新意,还不如不说,更何况现在的专家学者采访一些,不靠谱的话也多。
103 昨天下午,跟 @大象85 逛了下新书市,地方挺大,但感觉到不少店铺都在压缩地方,淘书斋的规模小多了。买了两册书。地方太大,人少了些,有点冷清,也许等段时间人气会好一些。
104 先前逛的火车北站的书市,地方不是很大,书很多,教材教辅似乎多一些。在四川书市,三楼基本上都是这类的书,二楼的图书,四楼的杂志,想买的杂志居然没看到,有一些店,关门了。像人文社科的书多一些,而小说绘本的书不少。似乎,书市都是这样的。上次去昆明,看到的也是这样的景象。
105 逛书市,不如去逛小书店,如果怕累的话。
106 去文殊坊的一家茶坊里喝茶,有阳光下来,不似春天的太阳,那般暖洋洋,等到出门出来,才发现居然下起了小雨,回家的路上,也是,不过,出了一环路,就几乎没下了。
107 有一家宫廷蛋糕,排队,队伍很长,有好几家宫廷蛋糕都是这样的情形,比如建设路上的一家,大慈寺路上的一家。下雨,排队,倒不如早早坐车回家去。在长顺街,有一家卖零食的店,也经常要排队的。
108 想不到,在网上还能遇到同村的,大概是搜索到的吧。联系上了好几位,都是在外地的年轻人,建了一个QQ群,想想也好玩,是不是QQ群,以后能承载故乡的某些记忆?
109 打算以后没事写点老家的事,系统写一下,得花段时间,资料很多都是没有的,只有慢慢地查找吧。也许这样的故事是一个乡村的记忆。看上去不那么华丽,平时一点。如果可以,也可以做乡土的东西吧。比那些志书有意思一些。
110 记得以前出过一册镇志,只是书上出现过名字,至于细节,故事,都没有,那些传说,那些妖怪,都还需要慢慢地梳理,也许有点小趣味而已。
111 比如日常生活看似可写的不多了,但很多美好的故事。比如70年代末,还是生产队,牛集中在一起养,一个家族住在一个院子里,小时候,村子还很小,几百人吧。在八十年代,扩大化了。耕种也渐渐地机械化了……
112 这一个过程,是这几年发生的。以前的呢,还有多少人记得?有些口口相传的故事,还是值得挖掘的。随着老人的故去,那些故事也会随之消失掉的。
113 今天的年轻人,十多岁二十多岁的,记忆里的乡村,已经去70后更远了。那些原始的东西,是不是还有值得回味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饮茶美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