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出品 敬请关注
008
昨天下午,有媒体记者联系,才知道弘文书局关门,有的说关门毫不奇怪。其实,成都的好书店越来越少了。这当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所强调的阅读,似乎跟书店无关了,这可能就是其中的悲剧吧。
009
独立实体书店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其实,从90年代至今,成都关掉的好书店如卡夫卡、三一,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书店存活几率是很小的。一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固然需要材米油盐茶之类的,也需要文化滋养,而书店则承载了这一功能。在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还有时间去读一册书吗?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书店都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我们当然可以从网上购书,那是否失去了淘书的乐趣。有人认为,价值本身在于乐趣,对淘书也当如此理解。
010
昨天,文轩在洛带古镇开了家格调—轩客会的书店。下周打算去看看,买几册书,虽然这并不能拯救书店和书业的不景气。
011
整理了下博客上的微阅读,现在已经积累了357条,近四万字,有的当时是写博客,如果稍加补充,可以视为一个人的阅读史,今年继续努力。
012
萧金鉴先生寄来了《书人》杂志四期,老先生可能是办读书民刊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不仅编《书人》,还在编辑《文笔》杂志,两种杂志各有特色。这样的精神在读书民刊中最为令人敬佩的。
013
@山东刘晓宁的《大医院》应该是一本行业小说。写的好看。很早以前,混论坛,见识了不少后来的小说家,刘晓宁是其中之一。以前也有个朋友写过电信行业。黑子兄研究医院行业,以后也会有不错的作品出来吧。
014
夜里看《张马丁的第八天》,虽然是跟清末,倒也历史小说的况味,没有说教,李锐的小说读来总有一种味道,让人回味,缺乏浮躁,以及浮光掠影的东西。
015
丰子恺纪念馆的吴浩然兄寄来一张新年贺卡,图是丰子恺的作品,题词说的是,第一个炮仗放得响,开门红也。在老家的,年初一的炮仗是起床后,开门就要放的,据说可以预示着一年的运气。
016
《莫迪里阿尼传》,乔弗里·梅耶斯著。作者努力将莫迪里阿尼及其朋友们尽可能逼真地呈现出来,他们的背景、外貌、性格和各自引人入胜的作品都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莫迪里阿尼才是平面的——是经由许多细节构成的人物,在他的世界里,艺术和生活看似矛盾,却又恰当地统一在一起:这也是莫迪里阿尼颇为矛盾的一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