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康巴精神
标签:
朗萨寻找康巴汉子尼玛格萨尔王杂谈 |
分类: 书式生活 |

康巴地区,向来被认为是神秘之地,有着无数的传奇与传说。而藏地东部的康巴高原是“康巴汉子”的家园,康巴汉子以其英俊、彪悍和敢爱敢恨等英雄主义情结享誉世界,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他们的传奇。相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期间,一支骑兵队从印度走过喜马拉雅山后消失,并与康巴当地人生活在一起,孕育了优秀的康巴汉子。据说,希特勒还派西姆莱组队到藏区科考,目的是要寻找神族,寻找神洞,寻找可以控制世界的神秘力量……不过,有关康巴汉子的真实故事,却比传说更动人。在亮炯·朗萨的《寻找康巴汉子》中,我们读到的与其说是一种传奇,更多的是康巴精神的探寻。
《寻找康巴汉子》所讲述的是新一代康巴汉子谱写的传奇。青年尼玛吾杰离开藏地高原,来到城市打工,在如鱼得水之际,一个重要而艰难的人生抉择却摆在他面前:继续留在城市享受荣耀和光环,还是回到贫穷、落后、远在藏地东部横断山里的噶麦村?在犹豫、徘徊后,他最终选择了回归村庄,毅然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但重重困难和挑战迎面而来,他能经受考验吗?能继续走下去吗?
可以说,这是尼玛吾杰的精神成长史。从社会学理论分析,在成长过程时期的个人,身处过去的生活经验即将失效,适应未来生存规则的行为有待成型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不受限两端生活准则的中间状态。有学者从文化学角度称其为:“洁白而且自由的文化虚拟态,一个过渡地带”。而吾杰能快速地实现其社会角色的转变,更多的体现了其精神内核。尼玛吾杰这个典型的现代康巴汉子,有都市青年的特点,自我,活跃,敏锐……可贵的是,他不虚荣,不反叛,不放纵,不浮躁,他的成长历程闪耀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这也是一个有关青年人成长和人生抉择的故事,或许他放弃了很多当代青年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他却得到了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更广阔的心灵自由,找到了他的精神家园。如若把这看作一部主旋律小说是“误读”的话,实在是忽略了康巴汉子的精神追求与当下社会越来越稀薄的状况显得格格不入,尤其值得珍贵。
没有细节就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历史。小说所呈现的康巴藏区异彩纷呈的历史、风俗画卷的同时,也展现了康巴精神的真谛,吾杰曲折生动的故事不仅启示了当今青年,解放了那些被膨胀物质欲望所禁锢的灵魂,更将藏族文化中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坚持信仰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一种精神是根植于土地生长起来的,它摒弃了那些不美好的东西,正如小说的主人公吾杰在面对工作困难的时候(修路、营救登山者),从容应对,不畏艰险,当然这其中也有困惑,这在他看来,这无关个人利益,更多的是从社会公平、群众利益的角度考量,这样的一种精神品质,正是康巴精神的最可贵的表现。
有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尼玛吾杰不是单纯的个案,而是康巴精神史的一部分,它所涵盖的
作者亮炯·朗萨就是土生土长的康巴人,对康巴精神有非常深入的理解,也因此在康巴精神的书写不是符号化的书写,是一部咏叹调,也是在探寻康巴新精神。好的小说能带给人精神的享受,而《寻找康巴汉子》所带来的是对当下社会价值的审视和批判,什么时候,我们连自己的精神都物化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了,看看康巴汉子去吧。
《寻找康巴汉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