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务正业的“呐喊”
(2011-11-27 09:26:26)
标签:
徐国芳浙江人民出版社麦可·法兰杰斯道路与梦想企业伦理杂谈 |
分类: 书式生活 |
可能在很多的读者当中,总觉得作为企业老板应该发声,呼唤社会责任与企业承诺,这种被称为使命感的发声,如果用个不恰当的说法,那就是不务正业。最近,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年度新书《再给中国二十年——一位企业家的呐喊》。该书作者徐国芳,是广东东莞一家具企业的老板,他以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写就了这样一部关于中国道路与梦想的启示录。
在书中,徐国芳以中国制造业崛起亲历者的身份,提出了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为了选票的民主还是真民主吗?欧美会过渡到一种新体制吗?欧美希望中国怎样?迷恋欧美品牌的中国人傻在哪里?为什么必须打压房地产?二十年后中国变成什么样?徐国芳就这些问题娓娓道来,既不乏实业家务实的态度,又不乏学者式的深入思考。
至于说徐国芳的所谓高度来自于他平时的自我修炼和严格要求,我看这也可能存在着企业伦理和道德的缺陷。不妨看看他的日常生活,与一般东莞制造业老板不同,徐酷爱看书,会弹琴,会画画,会搞美术设计,也喜欢写文章。徐平时还非常喜欢关注时事和新闻。因为喜欢读书看报,又喜关注时事,徐有时会被下属认为有点理想主义,家国情怀很重。随着中国日益强大,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徐国芳每天听不同的声音,也在做着自己的思索,面对一些是非不分、混淆视听的说法,徐觉得不能再沉默,于是发出了一位企业家的“呐喊”。
徐国芳不仅“呐喊”,更有行动。在“小悦悦被二次碾压,18路人视若无睹”事件中,徐在自己的微博上悬赏50万,追查肇事者线索。后因肇事者自首,徐将“10万用于小悦悦的救治费用,10万元用于奖励拾荒老太陈贤妹,剩余的30万元将捐给广州见义勇为基金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实业家的庄严承诺。于是乎,有评论者感慨“听批评家一百句叫嚣,不如实业家一句呐喊”,而这话看上去更是一句笑谈了。
作为企业家,徐国芳的“呐喊”,看似正当,实则是一种短视。中国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总还是局限于自己的视野,看不到企业发展的未来在于创新。再给中国二十年,如果缺乏责任感和创新力度,也只能说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大国罢了。这并不是说企业家不应该关注全球大事,而是作为企业家的徐国芳在书中所表现的思想更像是一种伪科学,更像是冷浪漫,猛一看豪气干云,实则掩饰了思想的贫乏。这让我想起了被称为“最会赚钱的黑道大哥”麦可·法兰杰斯的话,他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做黑道,还是供职于任何合法行业企业,保证安全、奠定成功基石的前提都是不当“大嘴巴”,也不要遇事冲动,要谨记“冲动是魔鬼”。无疑,在爱国变成消费主义的同时,任何抱着“再给中国二十年”的理念,而沉沦在自己的视野里,是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的,中国亦有句古话可以明鉴: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才是智举。
在书中,徐国芳以中国制造业崛起亲历者的身份,提出了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为了选票的民主还是真民主吗?欧美会过渡到一种新体制吗?欧美希望中国怎样?迷恋欧美品牌的中国人傻在哪里?为什么必须打压房地产?二十年后中国变成什么样?徐国芳就这些问题娓娓道来,既不乏实业家务实的态度,又不乏学者式的深入思考。
至于说徐国芳的所谓高度来自于他平时的自我修炼和严格要求,我看这也可能存在着企业伦理和道德的缺陷。不妨看看他的日常生活,与一般东莞制造业老板不同,徐酷爱看书,会弹琴,会画画,会搞美术设计,也喜欢写文章。徐平时还非常喜欢关注时事和新闻。因为喜欢读书看报,又喜关注时事,徐有时会被下属认为有点理想主义,家国情怀很重。随着中国日益强大,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徐国芳每天听不同的声音,也在做着自己的思索,面对一些是非不分、混淆视听的说法,徐觉得不能再沉默,于是发出了一位企业家的“呐喊”。
徐国芳不仅“呐喊”,更有行动。在“小悦悦被二次碾压,18路人视若无睹”事件中,徐在自己的微博上悬赏50万,追查肇事者线索。后因肇事者自首,徐将“10万用于小悦悦的救治费用,10万元用于奖励拾荒老太陈贤妹,剩余的30万元将捐给广州见义勇为基金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实业家的庄严承诺。于是乎,有评论者感慨“听批评家一百句叫嚣,不如实业家一句呐喊”,而这话看上去更是一句笑谈了。
作为企业家,徐国芳的“呐喊”,看似正当,实则是一种短视。中国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总还是局限于自己的视野,看不到企业发展的未来在于创新。再给中国二十年,如果缺乏责任感和创新力度,也只能说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大国罢了。这并不是说企业家不应该关注全球大事,而是作为企业家的徐国芳在书中所表现的思想更像是一种伪科学,更像是冷浪漫,猛一看豪气干云,实则掩饰了思想的贫乏。这让我想起了被称为“最会赚钱的黑道大哥”麦可·法兰杰斯的话,他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做黑道,还是供职于任何合法行业企业,保证安全、奠定成功基石的前提都是不当“大嘴巴”,也不要遇事冲动,要谨记“冲动是魔鬼”。无疑,在爱国变成消费主义的同时,任何抱着“再给中国二十年”的理念,而沉沦在自己的视野里,是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的,中国亦有句古话可以明鉴: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才是智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