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仅为了纪念

(2011-10-24 08:35:48)
标签:

傅国涌

中国

辛亥革命

图书出版

社会变革

杂谈

分类: 书式生活

不仅为了纪念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图书出版中,自然少不了辛亥革命的元素。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仅仅是对辛亥革命的解读几近百种,至于相关的人物更多了去了。但关于辛亥革命,如果仅仅是出一册书,缺乏深度思考,就沦为一般的书了。相对而言,有的论说辛亥革命时,更像一种八卦,追逐人事风流,这类的书不看也罢。

    民国风流,自辛亥革命肇始。纵观这百年的历史,令人奋进,也惹人感慨,在众多关注辛亥革命的图书中,偏重于宏大叙事的多,而微观历史、书写社会变革的少,大抵说来,这是眼球时代,同样的题材,更多的时候不是靠内容做底色,而是以书名博出位,《革命到底是干吗?:1911,辛亥!辛亥!》、《辛亥风云:革命不是闹着玩的》等等,无不是这样。学者伍立杨、傅国涌、张鸣、马勇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打量辛亥革命,给予不同的解读,这亦如傅国涌所言,辛亥革命的史实是以革命党人为中心建构起来的,仅仅呈现了历史的一部分,处于中心以外或不在中心视野里的大量史实则被遮蔽、忽略或遗漏了。

    不仅如此,对辛亥革命的解读还存在着不少的“误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想象的成分居多,而基于史实的梳理相对缺乏,张鸣曾断言: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点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固然如此,对辛亥革命的解读也会有所差异,但对辛亥革命思想遗产的梳理,在于能否看清楚百年激荡。

    对于辛亥革命的出版热,今日阅读书店副总经理向雪刚认为,辛亥革命百年是一个大事件,出版相关图书不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图书出版,还能起到还原辛亥革命真相、探索历史发展的作用。但这其中也有一些图书良莠不齐,反映出了当下的图书出版追逐利润和话题性,失却了图书的严谨。在读者中,更多的是“想弥补一些自己好像知道可是却模糊的历史知识”,这样的需求不仅有历史常识的普及缺乏的原因,也有长期以来对辛亥革命认识有限相关。

    无独有偶,书评人对辛亥革命的出版热也有相类似的看法。谷立立说:“相对于大事件的叙述,我更乐意阅读‘辛亥百年’大思潮下的一些小切入点,如一位历史性人物、一种颇具争议的学说、一段屡经误读的史实、一个决定性的历史拐点、一些被遗忘或蒙蔽的图像等等,从不同的视角,论述、评判或还原历史的真相。”辛亥革命带来的是社会变革,对辛亥革命的总结,还应该走得更远一些,不仅仅是出一些书,做简单的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轻度吵架
后一篇:小事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