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瞧,任正非这个人

(2011-09-12 10:11:04)
标签:

科技

任正非

中国

宋体

华为

杂谈

分类: 书式生活

任正非这个人

 

由于对传记有一种偏好,遇到传记且不管内容的好坏,都要买回来读一读。这样的一种弊病实在是没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时下经常遇到国内的企业家传记,他们以各种面目出现,看上去都是你不读会终生遗憾的架势,看了几册,却觉得这样的书读多了也没多大的意思,谈不上思想,更遑论哲学。更多的是商业上的卖弄,他所津津乐道的是商道——这在当代中国的企业家似乎也是一种优良品质了。

 

偶然还会有朋友推荐这样的书,实在是阅读的兴趣不大,不是书中充满了炫耀、机智,而是他所谈论的话题实在是并不出众,就因为他们处在企业的那个位置,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事,似乎就可以用书的形式来记录一下。在这光鲜的外壳下,无非是一种企业形象的宣传品罢了,只是比街头的传单高级一些。

 

任正非这个人看上去有点八卦,或者无厘头,作者周君藏据说曾贴身观察任正非。印象中写任正非的书也有好几种,没去读过,原因则是任正非任职的华为经常有员工跳楼自杀,对这样的企业无论如何是尊重不起来的,更何况做企业现在更多的企业家只是速成赚钱术而已,谈不是什么思想价值的。那么,任正非是否也是这样的呢?

 

关于任正非,周君藏说,他不写自传,就意味着华为发展的终极秘密将得不到第一手揭示,这有点儿可惜。而且,这也让那种标榜客观性的写作,失去了终极校准。因为任何号称对华为的客观描述都不及任正非自己直陈华为发展过程中的所思所为来得准确、深刻。不过这也提醒了我,应尽量从任正非的角度去写华为,而不是从华为的角度去写华为。事实上,作为局中人是否能将企业看得明白或许最好的检验是时间,而不仅仅是贴身观察就能解决得了的,原因在于有些事情因为介入太深,可能把偏见带进来,那样就成了一堆废弃物品一般,没有价值可言。

 

我并非反对作者在写企业家传记时习惯用一些诸如卓越、传奇、领先者、精神核心,以及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精辟理论等等,似乎在这样的词语光环下,企业家的光辉形象就夺人眼目了。但这给我的感觉几近扯淡,无他,如果真的企业家做的这样伟大,那企业所贡献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包含了思想内涵,很遗憾的是,这样大词的背后掩藏的是空洞的理论。而任正非这个人,只是周君藏笔下的任正非,左右打量一番,总觉得有些可疑,到底任正非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或许永远是一个疑问,因为我们只看到他的一个侧面,并没有全视觉去打量。

 

在读《任正非这个人》时,我想到了许多不靠谱的人物传记,它们面目不一,在精神内核上却是一致的:隐恶扬善。在读传记时如果不多个心眼,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结果呢?也就远离了事实的真相。对照而言,周君藏眼里的任正非和普通视野的任正非是有差距的,这也很正常,毕竟是由于了解的程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差异的。但周君藏把任正非写的过于高大,让人总疑心:这就是任正非吗?

 

但愿这样的疑问只是由于偏见、误读、误解的缘故,如果抛弃了这些,《任正非这个人》这本书不失为一册可以读一读的书了。

 

 

任正非这个人  周君藏 中信出版社201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