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沙龙的悠闲岁月

(2011-08-12 07:55:33)
标签:

读书沙龙

成都市图书馆

独立书店

进行

杂谈

分类: 书式生活

逛书店的爱恨情仇总是很感性的,随意的,似乎早已注定,却又不自知,需要事后挖掘才能发现当初的书故事中有无香艳,有无悲欢,这淘书史也是一件很耐人寻味的故事吧。然而,读书沙龙的大量出现,则让成都这座城市多了些温情,在某个晴好的下午,坐在书店里,一群人分享一册书,多少是奇妙而又奇异的事情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书店爱搞读书沙龙,比如三一书店的活动,至今难以有书店超越了,即便连酒吧都喜欢做这个,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一个酒吧的特色,白夜酒吧在有些时候,几乎又具有书吧的功能,新书发布、诗歌朗诵之类的事总是隔三差五的进行,所以在成都的才称为地标式的酒吧。

每年差不多有几百场书的活动在进行,有时候在书吧,有时候干脆在茶馆进行,比如著名的草堂读书会,因为时常话题牵涉到“文革”、“右派”等话题,时常被临时取缔。但有一类是单纯的读书沙龙,仅仅是谈谈书、聊聊天而已。印象最深的当然是陕西诗人在成都主持系列沙龙的孙文。从三一书店出发,相继在成都市图书馆、大风堂、时间简史大书坊主持读书活动,几乎成都的文化人都跟他有联系,在他的周边聚集的不仅仅是读书人,也有画家、艺术家,他就像磁场一般吸引着成都文化精英在一起,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如果形成一个产业链的话,应该是最具创意的,至少比那种虚头八脑的扯淡要好的多

我的朋友查常明以前也在多家书吧主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一定人数很多,但大家都有兴趣即成,只需一杯茶水都能打发一个下午,有时是谈论书,有时分享电影音乐,偶尔关注婚姻问题,乃至于心理健康,这样的活动五花八门,却又没有局限性,更多的时候是拟定一个主题,有主讲人先讲个一两个小时,然后大家交流、喝茶,不一而足。后来,他终于耐不住寂寞,开了一家荒谬甘泉书店,但因为场地太小,读书沙龙的活动只得找另外的地方进行。现在,成都的读书沙龙活动每周都有好几场,它们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却凝聚了文化的力量,在这样的一个气场里,能不说是享受?

如果说读书沙龙给人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那偶尔穿插的可能就是悲剧了,比如有的讲者没有多少存货,讲起来可能天花乱坠,却又不知所云。有的不知是话题本身很枯燥的缘故,还是讲者过于喜欢理性,把原本好玩、有趣的读书沙龙搞得一潭死水,其结果是令人厌倦,不禁打起瞌睡来了。但这样的场景似乎少见,因为读书沙龙更多的时候是分享,感性多一些,如此才有不断的高潮,才能更吸引人吧。

仔细回想起来,这些书事,这些书店因为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总是在不经意间进行,若用经济学的来划分,可能是创意经济的一部分,但这样一来,原本就有味道的书事就大打折扣了。而对书店的爱恨情仇,也就因人而异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那么,用婀娜多姿、参差起伏来形容这样一种状态,也是再恰当不过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八月淘书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