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祸枣集》

标签:
缪哲祸枣集山西人民出版社祸枣灾梨高雅文化杂谈 |
分类: 书式生活 |
夏日读书也是苦事,既想着低碳生活,连空调都懒得去动,自然是炎热非常,坐一阵子就汗流浃背,倘若能读到好书,也不枉了。然而,有好些书,翻来翻去,却兴趣不大,很快就丢开了,我称之为有营养的书,实在是太少了。大概是我们习惯了这样的一种阅读氛围,就如同我们逛微博,看了太多的垃圾信息。
大概每个文化人都有着一种心结,著书作文为稻粱谋固然要得,更为要紧的是做出对得起自己的文章,这就难得了,到底时下是一个物欲横流、物化的时代,大家匆匆来去只为利往,谈什么高雅文化呢。但在缪哲的《祸枣集》里,我读出的是一个读书人的真诚坦见,不必拐弯抹角,不必夸大其词,就那些看似细微的小事,谈一点思想,虽算不上是多么高妙的学问,倒也是一片热忱了。
这册书自云“祸枣”,取意于“祸枣灾梨”一词: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刻板,嘲喻滥刻无用之书。正由于缪哲一向惜字如金,才如他自序所言:“人间的事,我偶有感兴,但胆小,逡巡避席。有时又觉得不可与言而与言,是谓失言。故二十年来,写的全是淡话,仅得这薄薄一册。”不过思想与文采往往不在身段,而藏于眉眼之间。君不见这个浮躁的年代,有多少著作等身的“大师”,又有多少依靠包装、营销堆砌出的“畅销好书”。
这样说来,有文字理想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我所熟悉的诗人黄涌兄,他既是一位洁身自爱的人,偶遇一教师朋友作文甚为夸张,是一篇给地摊杂志写的故事,他说,作为一个作者,写这样的故事真是太过分了,怎么不想着写更好一点的呢。他称之为文字操守。忽然想起黄集伟的话来:缪师文章对我这类肤浅读者而言,如遭掌掴,如遭雷击。书中文字都不长,可每个字都写得张弛得体,谨慎谦卑。这是本值得细细慢读读完后顺便细细品味何为静谧何为绝望的书,那感觉跟作者每见有人批评译文时的感觉一模一样:穿地而去,不想人见。
缪哲谈国学,说经济,论社会之细微,聊艺术之真谛,看上去五花八门,无所不谈,但都在围绕着一个核心来说的,以常识度时事,毕竟天下无新事,旧闻改头换面来一下而已。不过,今天的大学教育看似发达,但于常识一途越走越远,以至于我们所看到的有违常识的案例层出不穷,若仅仅称为怪现象,笑谈一下,大概也不会引人深思了,是我们这个时代太浮躁了吗?
那天,跟几个朋友聚谈,说起时下的人文关怀,又想起冉云飞的“日拱一卒,不期速成”的传道精神,哪怕被人认为是谬见,也继续前进,这在这个时代不多见,或许这正是专家所言的犬儒社会的犬儒精神吧。
读《祸枣集》实在是与智者对话,哪怕是作为倾听者也好,在这个时代,我们固然有很多选择,比如去酒吧饮酒狂欢,也可以居于一室,与智者对话,享受夏天的那一抹清凉,也足够美好了——至少我们还没丢掉心中的理想——或许在这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美好才是真正的美。
《祸枣集》 缪哲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