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晓剑
朱晓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21
  • 关注人气:4,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度

(2010-08-30 10:30:34)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剧场
  还是说我年轻的故事吧。在我大学读书的时候,几乎是不务正业的,上课虽然时常是按时去的,但听进去多少,实在是有限的很。那时,对刚到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很多事都很新鲜,不断地激发了我的好奇。我又是没坚定信念的人,于是就常常参与到自以为新鲜的事情当中去,看上去生活很绚烂,一如春日的阳光一般。
记得第一次泡吧时,那种感觉简直是一种享受,而我以前在乡村的经验是,到了晚上的八九点,除了看看书之外,那就是上床睡觉了,至于其他的娱乐活动,实在话说,少的可怜。也许正因为这样,到了城市才觉得活得像个人样。那时,可真不知道,青春是这般的,时常追逐着潮流,尽管多年以后的今天回头再去看,那根本算不了什么,或正如棉花糖所说的“幼稚病”。那时却不觉得,以为每条道路都是正确的,都是能通往到一个叫人生真理的地方。
不知道花费多少时间在这上面,至于以后的人生会怎么样,很少去思考,毕竟古人有云,车到山前必有路嘛。那么,当下要紧的是照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我就这么去做了。
后来,我读了关于西南联大,以及那时的学生的若干记录(何兆武的《上学记》、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之后,才晓得自己的荒唐。简而言之,那时的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却能学到许多东西,反而成就了一代人物,那在今天的环境中,如果用心一点,可能成不了他们那样的人物,却至少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吧,至少对以后的就业也会有所帮助的,比如当初在学校中有计算机应用一课,因为是技术活,以为打打字,就成了,其理论或原理因为自己不是专家的料,不学也没什么大不了。所以现在我对计算机的应用不过了了。
从学校出来以后,就业了,才发现校园生活的美好,如果当初珍惜一点,也许能过得更充实一些,这本来没什么不好。但我舍弃了。有一天,我才醒悟到,我们时常舍弃一些我以为正确的东西,所以才会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醒悟到这一点以后,就大量的阅读,用来填补那段空白,但因了就业状况的不乐观,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然少不了磕磕碰碰之类的事发生。这也许看上去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经验。
我还是觉得,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合自己的事,才是要紧的。这就像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人生职责,比如读书的时候,像个学生;就业了,像个工作者。在理查德・耶茨的短篇小说《乔迪撞大运》中,瑞斯军士是个正直严厉的人,几乎不近人情,他希望通过训练把新兵们变成军人,“像个军人“,但就连世俗之外的军队里也容不下他,最终他被人挤走,而训练结束后,新兵们也成了兵油子。
如果连军人都不像个军人了,那可真是糟糕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我们在这个社会当中,无疑时刻充当了这样那样的角色,关键是我们连这一点都不那么敬业——可能接下来,我们很难去适应更多的角色。所谓随遇而安,也不是随意而安,而是享受这随遇。那么,就这样,也许生活才变得更美好一些,至少对我来说,日子变得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