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过历史的迷宫抵达诗歌

(2010-02-23 15:50:54)
标签:

迷宫

一个人的诗歌史

诗人

刘春

中国

文化

分类: 书式生活

诗人顾城有一句诗是,世界可以很小很小。诗歌即是如此很小的小众,尽管当代诗歌史充满了争论,如迷宫一般: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盘峰论争,梨花体,下半身写作,裸体诗歌朗诵会……无不彰显了诗歌的浮躁与世俗,即便是同一个诗歌流派,其间的故事也变得有些扑朔迷离,各个当事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不同的版本,也许正因为这样,梳理诗歌的历史,至少让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诗歌的来龙去脉。诗人刘春的《一个人的诗歌史》可谓对此贡献良多,可谓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与批评的集大成者。

近几年,刘春深入探究诗歌史,犹如在迷宫中穿越,时有新发现,《朦胧诗以后:1986-2007中国诗歌地图》可谓开了一代风气,而《一个人的诗歌史》则聚焦在第三代诗人身上:顾城、海子、于坚、欧阳江河、西川、黄灿然,这六位诗人在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品质尽管有着不同的差异,但其根本是一致的,或者说,在诗歌因子上是相同的。刘春通过对他们的诗歌作品的梳理及解析,展现了一代诗坛精英的成长史和心灵史。这与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做互文比较才能发现刘春的野心和雄心是向上一代诗人致敬的同时,还梳理出了诗歌的发展轨迹。

有人将这本书归为揭秘风起云涌的诗歌江湖,因为在书中涉及到顾城的少年时代生活与思想的变化,顾城“杀妻”的隐情,海子卧轨自杀的真实场景,“北大三剑客”在写作上的相互渗透与影响,海子四川之行“受挫”的原委等等。但仅仅有这些,很显然是无法构成一部诗歌史,所以,在书中,不仅有历史事件的叙述,也有诗歌的评论,其间的交叉与繁杂是来源于刘春对这些诗歌的熟稔,有时看似随手拈来,却是匠心独运,乃“现象学还原”(王家新语)。但刘春对诗歌现场的还原,却体现了“对于一个有创造力的作家而言,情感的真诚比掌握‘事实’更重要”。也正因为如此,《一个人的诗歌史》所呈现给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更为难得。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话,那么,在文本和视像中复现的历史,是历史在学者心灵中的重演,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称之为“历史的想象性”,而刘春对当代诗歌史的叙述与解读,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更多的包含了他对当代诗歌发展的思考,恰如诗人西川所说的那样,在中国当代诗歌的诸般成就被彻底认识之前,描述出诗人们的精神状态、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使之不再处于被层层遮蔽的境遇之中,是一项基本的、迫切的和重要的工作,刘春的“诗歌史”系列文章意义非凡。

确实,我们看多了诗坛的纷纷扰扰,行为艺术,有时不免想象唐宋时期的诗人是不是也如此,我们不能复原唐宋的诗歌胜景,却能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的流传。也许正因为这样,当代诗歌的个性和价值就显得愈大。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著名诗人柏桦则说:“刘春用真诚去感受诗歌兄长们的生活行迹与作品内涵,再把所获得的感受形成可以触摸的文字,这是一种综合性极强、韵味极其丰富的文体,它具有文学评论的精确与简练,也有生活随笔的细腻与温润,同时也自然带出随笔特有的一种思考。”

穿过诗歌历史的迷宫,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纷争,再来还原诗歌的现场,不仅是在重现历史,而是通过它们发现诗歌的奇妙之美。

 

《一个人的诗歌史》 刘春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定价:28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节
后一篇:工作是美丽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