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事问题

(2009-12-05 14:34:29)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式生活
对都市人而言,房子是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对城市而言,是关系到城市的GDP值。但不管怎么样,关于房子的是是非非不在少数。别的不说,就看地产新闻,就觉得这水太深了,不是一般的人就搞得懂的。
所以,我的朋友棉花糖宁愿居无定所,也不乐意成为房奴。最近,著名经济评论人叶檀又发言:《中国房地产战争》。名字看上去有些耸人听闻,实则是在房地产的世界里,法规乱,政策多,博弈繁杂而激烈。叶檀的文字向来以深刻、犀利、一语中的著称。这部书承袭了叶檀一贯的风格,厘清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关系,透彻地解析政府愿望、政策本质、开发商现状、消费者困局,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向,拨开云雾,原来房地产是这么一回事。
叶檀在名为《“流血五步”的评论人》的序言中说,房地产行业恢复理性的标志之一是,房地产市场正在细分消费市场,开发商意识到细分市场,拥有固定的客户群、稳健的财务管理与精良的专业素质,才是度过严冬的不二法门。消费群体的细分,带动开发商经营模式的细分,不同的开发商或以高端住宅、或以不同品级的写字楼、或以中高收入的白领、或以普通工薪层为目标消费群体制定战略。
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三方的博弈,消费者似乎都是弱势群体一员。但不管怎么着,我们看到,今天房地产依然是一些城市的支柱产业。叶檀为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根本上来说,房地产市场是投机政策而不是长远规划的产物。
面对房地产,我们是谨慎地反思。由此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理性的消费,至少能让我们明白,消费者在房地产政策变迁的过程中,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房奴的。而在刘彦平的《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09-2010》则告诉读者,中国城市是如何营销的。
确实,不管是官员还是媒体都很乐意提出一个概念:经营城市,营销城市。至于做的如何,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早在1993年,菲利普•科特勒、欧文•雷恩和唐纳德•海德出版了专著《地区营销》,深刻地阐明了市场营销原理和工具完全可以适用于地区和城市的营销。而国内,城市营销理论才开始几年,但我想,时间并不能说明营销理论落伍,至少,我们也有一些诸如上海世博会以及城市形象危机管理等成功案例为人称道。
一般而言,城市营销主要集中在城市品牌、旅游、投资和人居等四个重点营销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营销还有许多地方值得研究,因为它关涉的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公共管理、城市规划、城市文化、经济地理、大众传播、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乃至政治外交等相关的领域。在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城市营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王道。由此,我想到,我们在做城市营销的同时,其实就是推广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一句话:好的营销,可以让城市品牌快速地占领市场,被消费。
城市营销尽管是打着消费城市的概念,由此,地方政府不断地给城市赋予新的名片,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怎么样去营销城市,都得以公共价值为旨归,因为这是城市通往和谐与繁荣之路。

《中国房地产战争》 叶檀著 山西人民出版2009年10月第1版
《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09-2010》 刘彦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