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阜阳话

(2009-08-28 09:35:09)
标签:

文化

《城市地理专栏》

  
  阜阳的位置是相当尴尬的。比如京九线、民工输出地,但怎么着都不是很发达的地方,在地理上也有些尴尬,以淮河划分,它属于北方;以黄河划分,它属于南方。就连语言上也是如此,虽然身处安徽,却跟徽语没多大的关系,被划为中原官方话片区。
  这样一个地方,很是有些奇怪的,阜阳地大,物不博,所以民工众多。很多城市都有阜阳人,他们的话语几近普通话,却又有一种侉里侉气的感觉,以至于成为安徽人的代称。但民工的多不等于素质就高,因而在沿海的一些厂矿上甚至出现拒绝阜阳人的怪事。更何况阜阳的各种丑闻众多,使阜阳的名气迅速攀升的同时,也提高了阜阳话的知名度。
  像“恁”这个字,看上去简单的很,不过读音不同意思也有差异,如读四声,是“那么”的同义词,如读成了二声,则是指“你”了。“俺”当然是“我”的普遍用法,“恁”跟“俺”一样,也可组成“恁们”、“俺们”之类的词语,当是方言中的少见。但给人的印象是听阜阳人说话,再亲热的话,听上去就有点“隔”,不是人骨子里的冷淡,而是语言在那样的环境里产生出来的一种习惯。
  话说“舒服”一词在全国可都通用的,但到了阜阳,却变成了“得劲”,这不是东北人的“得劲儿”,可也不是简单的“舒服”就形容的了,而是包含了够爽够味。“光滚”、“牌尚”是指漂亮,面子之类的事,若是有人说你“真格念人”,这可不是说你是大好人,而是指看着你就恶心的意思。
  俗话说,人也分三六九等。简而言之,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说你“徐”,是说你“啰嗦”;说你喜欢“谝”,就是到处炫耀;“机股”是指古怪精灵的人;“来来头”意指吹牛;“呔”是形容聪明的小孩子,“景”是喜欢撒娇。至于“舔肥”却不是吃胖的事,语同川话中的“凫上水”,“ 拍、“喝”也都有拍马屁的意思。但不管怎么说,这样说话的,大抵是两个阜阳人的对话,外地人听了怕也是觉得莫名其妙哩很(非常)。
  “白”是白色的白,只是在阜阳话中还有着“别”的意思,如“白罗嗦”、“白客气”。“怪”不是奇怪,更不是精怪,而是挺、非常、非一般,如“怪得劲的”,几同成都话里的“巴适的板”。“管护”既不是管理也不是护理,而是有效。除此之外,阜阳方言还讲究一个语境的差异。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环境下,随着语气的变化,也就有了不同的意思。因此两个阜阳人刚才说话还说的好好的,却突然打了起来,那是语言说“岔”(理解的不同之故)了。遇上这事,双方平心静气地谈一谈,也就容易过去,否则,只有“楔”(打)一架才算完事。
  阜阳地处黄淮之间,却是个不是干旱就发洪水的地方,几乎年年不例外。而这里的食物是以小麦为主,菜都是少有的,在方言中,却是别有一番的风采。江米、酒米(糯米),玉榴、苞谷(玉米),糁子(谷类磨成的碎粒),秫秫(高梁),倭瓜、倭倭(南瓜),拐子(姜),秦椒、辣子、大椒(辣椒),白子(葱白),莴笋、莴瓜、笋菜(莴苣),药芹(芹菜),辣疙瘩(芥菜),秫秸、甜秫秸(甘蔗),它们尽管名字各异,却说不上丰富,可真难为了那些巧妇做菜了。
  听锣鼓听音,听阜阳人对话,且只听得词语飞来飞去,却不明其意,那就倾听了,且不管那意思如何,就当是在酒桌上的干杯一样,要得劲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