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适与安逸

(2005-07-05 16:06:20)
分类: 生活剧场
巴适与安逸

方言是因为涵义的不同而令人着迷。有时,我在方言的密林里浏览到各地的风情的同时,也能体会出方言的味道。在成都方言里,如巴适与安逸则是意相近,而说出来的味道却不同的。
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得上成都的巴适。巴适就是成都的性情,不刻意也不造作,在每一个出太阳的日子里随处可见。记得在大学里,第一堂公关课上,老师说,再没有比成都更巴适的地方了,简直是巴适得不摆了。这开什么玩笑啊?巴士?怎么是更巴士呢。我便问同学是怎么回事,他说,不是巴士,而是巴适,就是舒服的意思。呵呵,差点闹了个笑话。这正是方言带给我们的趣味吧。
说到安逸,在这里有“安闲舒适”之义,安逸的最高级则是“巴适”。如《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今天的成都方言中仍保留这个意思。刚到成都那阵子,天气不大好,温吞吞的阳光,总不如老家那边的阳光灿烂。至于饮食也许是基于不大习惯的缘故,也没有觉得安逸在何处,倒是是奇怪这些说法的正确性了。
后来,才渐渐地明白,这种巴适与安逸,是浸在成都人的骨子里的,大有不足与外人道也的味道了,而外地人不经过一番习惯,自是无法领略这种生活的妙处:在有许多竹椅的茶馆中找一个桌位,点杯唤作“清山绿水”的盖碗茶,读书看报晒太阳,或者邀上三两好友,斗地主摆龙门阵。晚上,去吃火锅或者串串香,吆喝声此起彼伏,巴适就在这种市井中油然而生了。
当然,成都人的“会生活”是出了名的,比起南南北北各具特色不同性格的国人,成都人倒更像一个阅尽满园春色的老者,宠辱不惊地平静着,把那诸事了然于胸的超然与洒脱,都可以付诸于这些琐细的日常生活中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撑一叶扁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