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

标签:
牛津英语词典夕阳美 |
分类: 杂文随感 |

说起中国大妈,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据说“中国大妈”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定义为“Chinese dama”,呵呵,大妈直接用汉语拼音dama标注。而其中的注解多是负面的、不光彩的,因而被欧美一些国家贴上了“素质差”的标签。
中国大妈中许多人是退休后享受生活、热衷社交的普通女性,其行为更多是文化习惯的自然流露,而非 “素质低下”。她们中的很多人“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她们中的大多数生活条件有了极大地改善,却还在为自己的儿女及孙辈们夜以继日地操劳着。
中国大妈的购物能力是很强但从不超前,随你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消费归消费,但棺材本还是守的牢牢地。她们坚信:子女是自己庄稼地里的宝贝,只有自己的土壤肥沃了,才能长出好庄稼。Damas(大妈们)最愿意花钱的地方,一是寺庙,二是孙辈。
曾经看过一则不是幽默的笑话:一位老妈和儿女们一起吃饭时,习惯性地把多刺的鱼头部分夹到自己碗里,把多肉的鱼肚部分让给儿女们吃。哪知有一天大女儿发话了:妈妈,老师说鱼最有营养的部分是在头部,你怎么这么自私呢?如果你是那位大妈,你听到后会有什么感想?
大妈是女人,都说女人的度量小。其实大妈的度量恰如弥勒佛,也能容天下能容之事,但她们的容忍是有底线的。人人都有做人的底线,大妈更是如此。大妈的底线沉积了大半辈子,没有大风大浪是不会显露出来的。大妈的底线不外乎两种:一是面子,二是里子。不要说大妈爱面子是虚荣心作祟,她们曾经受到的是质朴的教育,知道什么是做人的本份。她们省吃俭用,看不惯年轻人的奢靡浪费,她们几乎不喝隔夜茶但常吃隔日饭菜。
家庭尊严是她们最不容触碰的红线。子女的声誉、孙辈的成长是她们心中的 “命根子”。大妈们吃过不少苦,受过很多累,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愿意看到儿孙再吃苦受累,因而对孙辈的呵护有加。若是有人质疑其子女的品行,或是在公共场合议论孙辈的不是,她们往往会瞬间收起平日的 “随和”,展现出极强的护犊子姿态,情急了还会跟你拼命!
有位大妈为了减轻儿子儿媳的负担,每天除了做好家务外还主动充当了孙子上学路上的专职接送员。她在一次接回孙子的途中闯红灯出了车祸,孙子不治身亡。这位大妈每天不吃不喝以泪洗面,几天后也随孙子而去了,实在令人心痛!
大妈的里子是充实的还是空虚的,她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能力如何、经济实力怎样,不容别人质疑。她们也懂得里子的匮乏是得不到真正的面子的。她们退休后为了弥补年轻时的种种不足,热心报名上老年大学,学习新知识和新的生活技能。也许,她们仅有的退休工资算不上是富足,而她们却是时间的富翁!
热衷于社交的大妈,爱跳广场舞,爱穿光鲜亮丽的衣服。在KTV里不仅爱唱怀旧歌曲,也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唱唱现行的流行歌曲。那些在舞曲中舒展的肢体,手持麦克风引吭高歌,陶醉于美颜功能的自拍,这些实则是对被压抑半生的自我的一种补偿和释放。那些在微信、微视频及抖音的头像往往是背影的大妈,是不想把经过美颜处理的面容展现在人们面前,她们不想自欺欺人,也容易怀旧。
年年都有大妈们被骗子骗钱的事情发生,说到底是因为她们骨子里的善良和贪小便宜的心理使然。有些大妈爱贪小便宜不假,这些人得了小便宜还卖乖,而一旦得了大便宜就嘚瑟起来。说到底,这些大妈是因为曾经穷过、一心想要显得与众不同、过上体面的生活。
大妈的幸福指数并不高,因而很容易知足,她们的幸福感也常常外溢。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家境大为改善,子女成家立业,退休金除了吃喝用药之外还有一些盈余。只要身体尚可,就热衷于旅游,她们成为旅游团队的主力军,把积压多年的愿望逐一实现。
中国大妈出国为什么要买黄金?因为在她们的意识和算法里,外国的黄金便宜,她们只单纯地看到柜台里的价格而忽略了旅途的费用,大吃海鲜也是情同此理。当她们在异国商场里计算金价时,考量的或许不是投资回报率,而是给子女留一份 “家底” 的朴素心愿。源于此,很多外地的导游用尽各种方法和手段诱使大妈们买各种各样的翡翠玉器和金银首饰,一是说要大妈们善待自己,二是要给子女留点家底。
有些人对大妈的称呼是带有鄙视的,叫她们是“老女人”。你也明白,往往称大妈为老女人的人一般也不是什么好鸟。不爱旅游的大妈,除了在家做做家务,有不少喜欢和牌搭子打打牌。大妈出门旅游要带的老三件有什么?大丝巾、墨镜和花裙,她们也自嘲是“老妖怪”。小区里的桂花树和一些果树成熟期时,大妈下起手来是快、准、狠,可她们得手后自己食用的又很少,结果你懂的。
大妈们就像社区里的向日葵,总朝着热闹和需要的地方转。她们的手既能揉出香喷喷的面团,也能拎起菜篮子讨价还价。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故事,嘴角的笑意里带着生活的智慧。在这里我写一句对联来赞美她们一下:
舞姿旋出夕阳美
巧手持家岁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