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5月23日复盘《图穷见匕后能否破釜沉舟》

(2023-05-24 16:40:02)
标签:

a股

财经

大盘

股票

分类: 解盘

【市场走势】今天是2023年5月23日星期二,市场在连续震荡了五个交易日之后走出了破位走势。早盘指数低开低走,上午盘虽然走势较弱但还有一些热点效应,午盘之后市场热点全部熄火,下跌开始加速,前期的热点龙头品种快速出现补跌,尾盘还出现了放量跳水的走势,最终指数收出光头中阴线。

2023年5月23日复盘《图穷见匕后能否破釜沉舟》

【技术分析】从技术上看,上周一指数触碰支撑反弹,市场用了5个交易日把反弹力量消耗完毕,今天再次杀出中阴又到了前期的箱底支撑位置,支撑位被反复试探之后支撑力度会越来越弱,这里我们要看多方明天是否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否则这个支撑位极有可能被击穿。

2023年5月23日复盘《图穷见匕后能否破釜沉舟》

这里要注意一下期指走势,期指作为大盘的领先指数,上周我们连续预警IF期指合约已经走到了三角形夹角位置,这个月的期指持仓量比前两个月都要高,这里的火药味非常浓,期指即将在要脸和要钱的问题上做出选择,今天期指选择了撕破脸皮,向下破位跌破平台支撑,正是期指的图穷见匕带动了整体市场的下跌。

2023年5月23日复盘《图穷见匕后能否破釜沉舟》

2023年5月23日复盘《图穷见匕后能否破釜沉舟》

【热点板块】今日通过板块热力图来看,板块涨幅靠前的是化学制药、玻璃纤维、生物制品、农药兽药、光伏设备、医药商业、中药等。高控盘四维分析来看,今日板块没有一家涨幅是超过2%,可以看出热点十分匮乏的,整个盘面走的是比较弱的,个股数据来看,上涨1241家,涨停的是44家,下跌的是3801家,跌停的是12家。整体盘面走势是比较弱的,那有人说了跌停的数量只有12家开始减少了,是不是个股风险降低的信号?其实并不是,说明当前下跌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反弹转为下跌,这个阶段积累大量获利盘下跌速度比较快,个股主力资金一旦出货就会出现快速下跌、甚至跌停的局面。第二个阶段就是目前的普跌阶段,这个阶段是跌停的数量会逐步减少,而跌幅1个点-5个点这个区间数量会大幅增加,到了第三个阶段个股依然是普跌,但是跌幅会收窄,下跌的数量从3000多家会下降到2000多家再到1000多家,这才是空方力量衰竭的信号。今日表现比较强的就是医药方向,“二阳”的消息刺激是医药走强的外因,确实有一定刺激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和当前市场环境有关,医药板块有资金关注通常都是在市场缺乏热点、指数震荡调整的过程中,而目前就是这个条件了,所以不管是化学药、中药、生物医药、甚至是兽药都有资金的关注,医药板块还会维持自己的中期节奏,有底部启动的、也有维持中期震荡上行的,这部分个股受到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想要出现板块集体大幅上扬还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些龙头票继续操作,没有把握的可以观望为主。

2023年5月23日复盘《图穷见匕后能否破釜沉舟》

2023年5月23日复盘《图穷见匕后能否破釜沉舟》

通过热力图跌幅榜来看,今天跌幅靠前的是保险、通信服务、电机、工程咨询服务、银行、航空机场、船舶制造、文化传媒等。这个阶段表现强势的板块集体出现了调整,包括护盘的主力军保险和银行,近期的热点传媒和船舶等也都是出现了大幅下挫的局面。重点说一下保险和银行,之前已经连续多次提示到了保险板块的风险,并且也说到了保险板块是大盘走势的信号灯,一旦保险板块小双头成立对于指数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今天就是保险板块一颗中阴线形成了破位,导致大金融板块集体走低、带领指数也逐步走低,期指也是形成了破位,所以未来指数想要形成止跌,需要先看保险等金融板块何时止跌,保险板块小双头破位之后短期依然有向下调整空间,下跌力量依然存在,短期还是要注意风险。

2023年5月23日复盘《图穷见匕后能否破釜沉舟》

【操作策略】风险积聚之后开始爆发,证明我们上周让大家多看少动的策略是正确的,现在风险正在集中释放期,这也是一个好事,资本市场就是零和博弈的游戏,散户割肉离场了主力资金才能更好的抄底,我们现在要耐心等待,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策略。不追热点,不轻易抢反弹,今天我们干货分享图文直播给大家讲解了《下降途中的反弹是怎么死的大家可以去回看一下。中线策略上我们可以等调整下来去缓慢布局业绩稳定品种,具体机会我们会在直播中再给大家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