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学青黄不接,80后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作家要真写

(2009-06-08 00:30:24)
标签:

杂谈

    在我年幼的时候,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初,作家这个词是有着光环的,任何人在提及这个称谓时,都会带着尊敬。这种尊敬可以上溯数千年,彼时那叫作文人、读书人。

    而今,这尊敬已经荡然无存。

    我身边的同行们,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越来越多地以“作者”代替“作家”,这其中蕴含的复杂情绪难以尽书。

    有没有人认真想过,这是为什么?

    答案简单得让人难以相信。

    因为作家不真写。就如歌手不真唱。

    当这样一项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不被真诚对待,越来越多毫无创造力或有这样那样利用各色工具天份的人加入到这个职业里来,当这一个名词越来越廉价,容易获得也容易出卖的时候,还有什么尊敬或光环可言呢?

    作家要真写,就如歌手要真唱。这是一个无奈的提议,这是一个可笑的提议,但绝对是一个必要的提议。

 

   

    真写的含义有三重。

    一,不抄袭。这点无需多说。有人会不认可这点吗?答案是有的。但我无意在此进行基础德育工作。

    二,独立创作。近来工作室化写作之风盛行。我在许多年前,写作之初,曾尝试过以小团体的方式以同一个名字合作创作,但很快就痛苦地放弃,几个原创力丰盛的人绝对会互相扯后腿,不论是作品的质量还是写作的速度,都比不上各自分开写作。我的亲身经验,告诉自己工作室化的写作,无益于真正有价值作品的诞生。其实更多的工作室模式,是一个主脑多个枪手式的,以工业化的方式喂读者,不可否认真有能被此类饲料喂饱的读者,这个时代的悲哀之处正在于此。

    三,不跟风。一部作品大热,立刻就会有大量类似的作品跟进,许多作品不仅内容,甚至连书名都雷同。没耐心一一举例,例子太多了。毫无疑问,这也是原创力丧失的表现。哪怕是通俗小说,作家也需有自己的审美和坚持。好作品,必然有一个源自内心的真正的动力。

 

    以上三点,即为我所提倡的“真写”的含义。无疑以这个标准会剔除掉许多人,但真正的写作者,会双手赞成。我把这个想法和一些朋友提及,比如苏德小饭,他们都认同且附议。不是因为是我的朋友,而是因为我所说的是道理所在。

    让我高兴的是,萌芽杂志社也认同了“真写”的说法。萌芽是一个群体,自新概念以来,许许多多的青年作家自萌芽涌现。这么多年来,围绕着萌芽有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人和事,所以萌芽也说要真写,尽管真写是件再正常再正确不过的事,想必还是会引来注目与争议。作为倡议者,我乐见。

 

    真写是要真的写,本质上则是要求作家们拿出自己的真正创造力来。我希望有更多的作者、码字的、作家——不管你把自己叫作什么,你知道我指的是哪一群,声明加入到“真写”中来,有尊严地写作。我不知道这是否能让原属于作家的荣耀归来,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身份时,声音响一点,背脊直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