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手风琴培训班卧底记

分类: 海风杂谈 |
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之际,独善其身之人能有几何?
我感染新冠的症状倒是与有些专家的结论相似,比较轻,几个小时的轻微发热、头晕脑胀,后期的咳嗽也不厉害,最大的症状就是浑身乏力。
十几天都没有缓过来的原因之一,与岳母和老伴病情较重有关,直到她们都住院了,我才得以躺平休养生息。
近日感觉身上有些劲了,又动了练琴的心思。
无意中从今日头条中看到一个1元五节课的线上手风琴培训班,很好奇,马上参与。
我当然知晓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并非只图省钱,参与目的有二:
其一,想看看在这个所谓的5天启蒙班里能否真正学点东西。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手风琴教材不好找,我学手风琴就是自己胡乱弹奏出来的,左右手指法和配合等,均属业余,若能在古稀之年改进一二,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其二,就是对他们的“营销”手法很感兴趣,想借机深入了解一番。
5天“卧底”下来,体会和感受都有了。
这个1元5天的线上手风琴班,有一位授课老师和一位班主任。前者负责入门教学和招生忽悠,后者负责督促平时复习及深化招生忽悠。几十个学员有两个特点,几乎都是退休老人,几乎都是手风琴初学者。
每晚7—9点授课,5天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乐理、手风琴构造和用途、右手基本指法、左手基本指法及左右手配合等。
授课女老师水平胜任授课,但胡诌的头衔经不起细推敲:中国音乐学院本硕连读,北京教育部(有吗?)乐器多媒体一项目研究员、中国国际专业音响·乐器展会讲师、全国器乐研讨会特约讲师。
班主任很认真负责,每天课前提醒,课间催促“逃课”学生回去听课,课后甚至半夜都还要发几十条微信提醒你回看、补课、交作业,第二天上下午还有复习辅导课。那叫一个无私敬业,那叫一个认真负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学校的高考班最后冲刺呢。
第一天第二天还算正常,虽说女老师自卖自夸和忽悠的时间占去二分之一,但毕竟还有一半的时间传授手风琴的入门基本功。
从第三天开始,授课时间延长至近3个小时,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广告性质的忽悠和号召,女老师的言语不再掩饰1元启蒙班的醉翁之意:以免费启蒙为招牌,以投其所好为手段,目的无非是为花钱的培训班招生。
女老师频繁重复忽悠的大意是:以前学习手风琴可贵了,需要花费7万多人民币,我们公司手风琴班的原价11980元,由于我们班是“院长特别公益班”,特安排100个名额,老师们的9000元教学服务费直接减免,只需2580元就可以参加24周的正式班。
女老师张嘴“秘笈”闭口“宝典”之类的话,令这个冠冕堂皇的乐器启蒙班变了味,爱心满满、公益心充沛的形象亦荡然无存,而报名的各种忽悠和表演,则是最高潮也最好笑的高光时段。
第三天授课时,老师说有100个名额,有兴趣者从速。
老师话音刚落,手机屏幕下方呼啦啦显示出几十个报名人的留言,但网名几乎都不是我们这个班的学员,而屏幕中间滚动的已报名显示中,翻来覆去的名字只有3、4个。
第四天授课时,老师说昨天100个报名名额中,有9个名额因各种原因没完成交费程序,有兴趣者今天可以继续报名。
老师话音刚落,手机屏幕下方呼啦啦显示出几十个报名人的留言,但网名几乎都不是我们这个班的学员,而屏幕中间滚动的已报名显示中,翻来覆去的名字只有3、4个。
第五天授课时,老师说100个名额已满,但还有很多同学兴趣盎然,为此特地再追加20个名额,有兴趣者今天可以继续报名。
老师话音刚落,手机屏幕下方呼啦啦显示出几十个报名人的留言,但网名几乎都不是我们这个班的学员,而屏幕中间滚动的已报名显示中,翻来覆去的名字只有3、4个。
直到全部课程结束,老师还在絮叨:还有最后一个名额......
最终能有几人报名,天知地知老师们知,我们也能猜知。
说实话,这么聒噪、铜臭味熏人、被傻瓜当傻瓜耍的5天,真是煎熬,要不是我的第二个目的,老夫断不能熬下来。
其实,我认为,盈利性乐器培训班没什么不对,培训班的宗旨没什么不对,利用启蒙的手段促招生的办法也没什么不对,何况5天跟下来,还真学到一些有用的技巧。倘若把后续的24周手风琴课程都坚持下来,必然会有大的收获和长进。再者说,24周,每周三节课,2580元的学费真心不贵。
但是,我还认为,无论何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班,必须坚持以诚信待人,话说在明处,钱赚在明处,才能真正做到双赢:授者教书育人,按劳取酬;被授者学有所获,支出与收获相等。
真诚希望,我们这个培训班和其他类似的培训班,能够看清楚得失,立志长远,德艺双磬,利人利己。
神奇的是,我参与1元手风琴班后,再上头条,很多类似的推荐滚滚而来,除手风琴外,还有电吹管、二胡等,而且学费都还是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