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2009-10-19 00:53:32)
标签:

周显欣

第十八届

金鸡百花电影节

闭幕

颁奖礼

高考1977

最佳编剧奖

娱乐

分类: 周显欣的工作日记

2009年10月17日。南昌。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颁奖典礼。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右:上影集团副总裁 汪天云先生)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右:著名演员 陶泽如老师)

由衷祝贺导演江海洋及谷白、宗福宪先生因共同创作电影《高考1977》剧本而荣获本届金鸡奖的最佳编剧单项大奖及《高考1977》获得最佳故事片提名奖项。同时也为曾参与主演这部电影而感到无比庆幸和快乐。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左一:导演 高希希先生 左二:上影集团副总裁 汪天云先生 左三:导演 江海洋先生)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左一:上影集团副总裁 汪天云先生 左二:导演 江海洋先生    右一:导演 郑大圣先生)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左:导演 江海洋先生    右:导演 郑大圣先生)

快乐于创作这部电影时获得的表演感悟与体验,庆幸于随同这部电影的参奖历程而坚壁清野、深谙于心的关于生命的去向。

 

颁奖典礼上,我数次感动落泪。

 

秦怡、于蓝两位老艺术家以一生之力,将生命的光热播撒在了坚行的艺术之路上。她们当之无愧于这两樽重若磐石的“终身成就”金杯。舞台上,她们白发苍苍、声色哽噎地表述着她们对艺术、对电影、对家国的热爱与忠情,舞台下,全场电影人集体起立,默而深鸣地感会着她们的字字句句。时间不长的发言,却于我的心里泪濡了两句恒久而深远的诗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读王勃的《腾王阁序》时,便对这两句诗字最为喜爱,印象颇深。却未曾料及,能在滕王阁地的电影盛会上,于两位白发苍苍的表演艺术家的激昂陈词里,如履如临地再次深味其意蕴,获得一个如持左券的生命去向。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这样的生命去向,亦好如我深佩的一位艺术家老演员,吴刚老师。昨夜,他亦终于获得了本届金鸡奖的最佳男演员。当台上嘉宾宣布读出他的名字时,我们一排人都欢呼地跳起来,泪光闪烁,激动不已。他太应该得这个奖了。他为此深砺、沉淀了二十多年的稳厚技力。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右:著名演员 吴刚老师)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左:导演江海洋先生    右:著名演员 吴刚老师)

作为远小的后辈演员,我除了知道吴刚老师是北京人艺的台柱子,纵横话剧舞台20余年,塑造过数不胜数的舞台人物形象而外,便是于近两年的荧幕上,看到他成功诠释的淋漓鲜活的“小”角色:《梅兰芳》中忠心耿耿的“费二爷”,《潜伏》中老奸巨滑的“陆桥山”,《风声》中阴狠奉顺的“六爷”……无一不深入人心,叫人神会心契。

 

而这一次,电影《铁人》中的男主角“王进喜”,则无论从外型还是内心的变化,都对吴刚老师有着极大考验。为了成功塑造王进喜,他付出了太多。他自费去大庆铁人纪念馆体验生活;为了像王进喜那样瘦,三个月时间里每天只吃花生米和小西红柿;为了尽量逼真地还原王进喜的原型,他愣是学会一口甘肃话来表演角色;他甚至因为拍摄“井喷”那场戏而差点失明……而他还是以深厚的技力经受住了挑战,为观众奉献出一个活灵活现的铁人英雄“王进喜”。

 

他的赢,斤两十足,实至名归。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左:著名演员 吴刚老师    右:导演江海洋先生)

我特别喜欢他常说的一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员。”而在吴刚老师获此殊荣之前,他做得最多的,便是数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于话剧舞台上“练功”。他坚信,有实力的人不用慌,机会一到,出手就有。这份洒脱与自信,除了貌似一位“走出深山老林的武林高手”之辞,无疑亦源于他笃定的艺术生命信念。

 

没有这样确定的生命方向,何来如此笃信如此敦厚的锻造之心磨砺之举,又何以身怀绝技的功力赢得天下?

 

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成事之不易,这正道之沧桑,怕正是穷生命于一事、奉身灵于一业的磨难与痛苦吧。

 

而我的生命去向,尹然,当是如此。

 

穷我之命,于灵之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额外之喜
后一篇:信念的童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