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创造了公安局的需求
(2009-10-31 10:23:16)
标签:
就业高等教育大学生招聘要求厦门市公安局创造需求杂谈 |
分类: 律师评论 |
高等教育创造了公安局的需求
200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在编雇用人员招聘简章中对一个洗菜工的招聘要求,成了热新闻,这个招聘是这样的:岗位:洗菜工。条件:本市户口,厦门生源毕业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女性身高158cm以上,五官端正,身体健康;能长期扎根边远山区执勤点,能吃苦耐劳、需一专多能,除从事洗菜工作外,需兼职从事执勤点新闻宣传工作,且在该执勤点最低工作年限为3年;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中文、新闻专业,有2年以上文秘写作工作经验。看到这个招聘要求,大学生们是思绪万千,我也思绪万千。
是什么让公安局这么牛呢?对一个洗菜工的要求如此苛刻?我认为,是这些年我们的高等教育造的大学生太多了,以至于用人单位如果不把招聘条件定在这个起点上,就显得自己单位没实力,很丢面子。相比于以前,现在大学生真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我毕业那会,是扩招的第二届,大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加,而所学的专业却没什么改进,更不要说针对社会的需求了。这些年来,就造成了一边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制造着社会并不需要的大学生,一边是社会却找不到自己想用的人。大学生回炉上技校也不再是个例,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可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却还在自我感觉良好,还在宣传这些年达到了什么什么成果。是的,光从数量上看,确实是成果明显,但从效果上看呢?大量的学生弃考,他们用脚投票,选择了放弃上大学,就是最好的说明。
学费涨涨涨,就业难难难!造成了教育投入和产出的严重不成比例,公众一算帐,发现这个投资太不值。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辛辛苦苦考上大学,毕业后发现,光凭自己,很难找到一个收入丰厚的工作,回报父母。当然,个例也是有的,但我们要看到的是,一个严酷的事实,普通的大学生正面临这样的艰难困境。
有些企业在开发出新产品后,会通过广告开发消费者的需求,如今,高等教育开发出了这么多的大学生,也开发出了用人单位的需求,那就是洗个菜也得大学生。只是,这种需求,恐怕是虚的,是泡沫,背后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