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代谢能力的训练(学习日记)
(2014-02-06 15:03:50)
					
											标签:
																				
                            运动训练体育 | 
					分类: 运动训练 | 
无氧耐力素质取决于无氧代谢能力。由于磷酸原的供能时间短,所以,无氧耐力主要依靠糖酵解供能。要改善无氧耐力,首先必须提高糖酵解能力。
一、生物化学理论依据
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高强度运动,保证运动中主要由糖酵解供能,运动机体内有明显量的乳酸积累。
从训练的生化原理角度分析,在运动时,乳酸积累会导致机体疲劳或机能衰减,影响运动能力。但大量积累乳酸可刺激机体对酸性物质的缓冲和适应,从而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最大强度运动30秒-15分钟之间,糖酵解供能起主导或重要作用。因此,这里就重点论述400米、800米、1500米跑为主的练习方法。
在30秒和45秒最大强度运动时, ATP变化不大,CP和肌糖原下降,45秒运动时下降比30秒时多,乳酸升高比30秒时多。一般在l—2分钟运动时肌肉、血液乳酸增多,成为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用活检测定400米跑中100米、200米、300米、400米跑段中ATP、CP、肌糖原、血乳酸变化与30秒、60秒最大用力后变化功率基本一致。
二、训练方法的生物化学分析
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的训练,目前常用最高乳酸训练和乳酸耐受力训练两种方法。
1.最高乳酸训练
乳酸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运动中乳酸生成量越大,说明糖酵解供能的比例越大,无氧耐力素质越好,所以最高乳酸训练的目的是使糖酵解供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以提高400米跑和100米、200米游泳以及最大强度运动1—2分钟运动项目的运动能力。如全力跑1分钟左右达力竭状态时,血乳酸最高也只有15毫摩尔/升左右。如能进一步提高乳酸生成能力,就可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的抗酸、耐酸能力,提高抗疲劳能力。
 
在我国短跑训练中也观察到相似的结果。一名以200米跑为主的运动员,在用95%强度连续跑3个150米后,又以95%强度跑1个300米,血乳酸可达23。33毫摩尔/升,而在400米比赛后只有19毫摩尔/升。对此的解释是:在1分钟左右的超量强度跑时,在第一次跑后,肌肉乳酸可以升高到较高水平,在间歇休息时,骨骼肌细胞的氢离子向细胞外间
隙弥散出一半量的时间约为39秒,而乳酸根从骨骼肌弥散出细胞一半量的时间为9分钟。因此,在4分钟的休息期间肌肉中已升高的氢离子降到接近运动前水平,使氢离子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在继续进行运动时,骨骼肌中糖原可持续分解供能,结果使间歇运动时血乳酸大大高于一次力竭性运动后血乳酸的浓度,从而提高身体的最大乳酸耐受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