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此文献给迄今为止4720万博客作者.
中外混账产生第一大元凶来自境外:国际化通胀环境.
如果我们闭关锁国,也许我们的房价这个词都不会有.但不交流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勇敢面对一切.既然参与了国际化,必然要全面参与全球资本化\信息化与市场化.市场经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行政效率不同,这只手发挥作用的程度便产生差异.
所以,目前的高房价有一部分原因是基于这种机制与体制,基于国际性流动的大环境,只要你按照市场化的规则来操作房地产,资本是无孔不入的,自然会让房价这个与利润相关的东西平均化.
这是水涨船高的事儿.
受益各方利益混同产生第二大元凶:中央政府
因为没有住房货币化分配也就没有高房价.
因为没有收入差异也无所谓房价高低.
因为没有从源头对地价进行控制,所以产生其上的建筑空间自然价格不扉.
因为中央政府默许了城市化以房地产的名义进行,所以才有全民房地产\政策市\土地财政之说.
攀比与赤字财政产生第三大元凶:地方政府
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分账制外,地方政府利用招商\引资\建立工业园区\城中村改造\郊区城镇化,大面积利用子孙后代的可贵资源,当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时候,很自然地产生此货可居的概念.
地方政府只计量单宗地块的整理成本,完全不考虑区域市政交通社会功能所需的耗费,并将其平摊到容积率里头,连平摊到该区域亩数的工作也是交由中介来完成.看似地王记录不断创新,但实际土地来源在不断递延.
而决策人不会顾及这些理由,他们要向土地要效益,于是,下面的人必然围绕单宗地块来做足文章.
集成式投资收益率产生第四大元凶:投机与投资人
不可否认,各方面的投资,有损有加,最后折算是每个投机投资人的想法.
基如此,投机消费总是如蝇逐臭般地紧跟发育有限的市场,如早期的股市,现在的基金,新近几年的房地产,而在房地产领域,我们更为幼稚,从而产生投机流动,全面开花.
开发中转产生第五大元凶:开发商及上下游服务商
政府发明了开发商,开发商发明了利益链.
但混账让房价通过成本转嫁越来越高.
我们知道,任何人沾上房地产必发财,但我们从形式上看,这些财都是开发商造就的.设计单位,土地服务部门,申报审批部门,营销及工程管理单位,物业服务部门,材料供应商,房屋外衣提供商等等等等,都只有联系上甲方这个开发商才有可能把生意做成.
既然那么多人从房产品中取利,如果一般行业平均利润率为百分之十,则房产品的保本率至少在百分之百才能良性运转.暴利之后意味着更多贪婪的眼睛.
市场效仿产生第六大元凶:中介机构
我国房地产市场,名称比照国外,开发商自己发明.
舶来品进入楼市以后房价便更高了!
我们仿照美国模式建立了地铺中介连锁;仿照欧美进行了高档别墅的建设;仿照日本构造出小型复式并创新出多种跃式房;集大成者称为花园洋房.
留洋的东西,现在只有人与屋,以前还有火柴煤油与汽车.
怀旧进入楼市,表现出我们在房价中的进步.
因为分不清,理还乱,所以奈何高房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