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从大的角度说都足以支撑房价高涨,比如,仅从城市化到城镇化,现在是51.3%,按部里的规矩每年递增一个百分点,即可让近两亿农民变成城里人,并且官方说法是农民市民化,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约有40万亿,小的消费需求,仅日常一块,现比例是城乡3.3:1,市民化后略提高一个点,即可带动城市消费需求年增长2%,分配以住房,仅空间一项,每三个农民住一套30平的房子,即可将全中国所有及未来两年政策性住房消化完毕,城里人全部将旧房转换出来,腾笼换鸟,商品房价想把持住,有点难。
这里说细一点。
一个支持的点是地价的溢价率,去年有好心人计算北京的土地溢价率最高达到400%,平均约溢出67%,但那只是一个假象,笔者不相信北京这样的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会低于100%,即使如此,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去年全国200余地级市,其土地出让完成率过半的不超过三成,而年末年初这三个月约一个季度,出让土地的溢价率,笔者调查并知晓的几个城市均超过120%,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不太高,这一方面反映的是开发商的预期与信心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也间接反映出一些开发商正在推行全国战略,然后是什么呢,就是产品与消费同步升级,导致房价上涨;
第二个支持的点是严调背后对刚需的促进作用,新近笔者走访几个城市发现,仅契税还原为原定3-5%这则消息,指的是部分省市原定执行的1-3%契税税率自四月起将恢复至税率的原始水平即3-5%,其结果是成交量暴涨,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更离谱的是房地局出面澄清事实,理由可笑的是忙不过来,其出台的公文里有一句话,对购房者形成莫大的刺激“四月一日以前签订购房合同或取得房屋权证依据的,不在此列”,结果可想而知,作为从业者,我笑了。类似的文章从国五条也一样可以找出来,一方面是说二套房首付及利率均提高,另一方面又传言保护刚需,结果呢,刚需不仅没有等部里的保护措施,却选择了恐慌性购买,因为前几次空调吓坏了他们……
我有一个感觉,伴随大量农民市民化,加上原有城市人群中的漂一族,再加上城市土著,大量刚需的反复存在,城市未来房地产可能断供,房价焉有不涨之说,不涨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