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意到两会期间,改装后的建设部较为活跃。
建设部旨在向民众传递这么一些信息:切实以住房计划为龙头,抓好保障住房建设;以限价房为例鼓励各地围绕限价及相关措施推出中低价格中小套型以满足中下收入阶层的商品性消费;遏制投机,合理引导投资需求;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与管理的调控,稳定房价涨幅。
从中不难看出其居心。如标题所言。
我们从建设部的措施比例分析一下,济困,依然是原来的那个他们,并没有扩大范围,反而有缩小范围之嫌,如原来总理曾提出保障范围逐步向中等收入阶层覆盖,本次部长回答提问的时候明确保障对象是“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而抓住“中低价格中小套型供应”来映衬对中等收入阶层住房问题解决思路,本质还将是市场化的取向;至于规范与管理市场以及遏制投机,都与商品房市场密切相关。
那么,建设部为什么坚持不承认拐点,坚持调控有效论,坚持不扩大范围覆盖中间层的住房问题呢?
这得从“危”来分析:
第一,建设部的政令必须由地方政府来落实,如果土地供应一块不太顺畅,地方政府的许多承诺与市政建设计划以及向老百姓承诺的几项实事,都将打折扣。所以建设部的当务之急是让土地市场复苏。
第二,经济任务严峻之时,房市来不得半点重大波动,崩盘更是不敢想象之事。所以建设部必须给开发商一项承诺,市场是继续玩还是举全国之力搞保障?对中小开发商是赶尽杀绝还是放一马?
第三,建设部作为主管部门,应该知道科学一说,如果从科学的角度,任何市场都是需要投资人存在的,打击投资的市场绝对不是完整的市场。
可以推断,建设部的施政露脸,关键目的在于通过济困来解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