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家关注的是住房与住房保障或调控。很少人提及商业地产的利/责/权问题。其实,商业地产不仅是商业的功能调整或补给,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多的民生问题与城市形象问题。商业地产凭什么偷着乐?
一、商业地产占驻着优质地段
商业地产坚决而执着于优质地段。为什么能顺利获得这些优质地段?一个是烂尾工程重生;再一个是各城市指望超级商业地产添面子;还有就是商业地产的历史文脉较好,人气不存在问题。
二、商业地产部分稀释到房价
内地的商业地产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商业地产有本质的不同。内地商业地产部分主流部分目前还是住宅附加部分的裙楼商业。纯正商业按个论。
由此可以看出,商业部分跟着房价走,反过来商业部分的售价影响人们对房价的判断。如一般住宅下面的商业卖八千,则住宅价格可以按三千五至四千五,旺一点的地段房价可以突破五千。
三、每个城市都指望商业地产做城市名片
这是城市化中的一大症结。一是,在一个号称居住新城里,存在一个航母级商业;二是,在一个不怎么样的边缘区域,超级商业可以让物业景上添花;三是,在一个城市里,市级商业中心与副中心均指望航母级商业来提升人气。
因此,各地市均在修建商务中心区,均在考察中引进大型商业地产商来对中心地皮进行质改;各城市均往上级城市看齐,以至各类摩尔四面开花。加之,社会消费零售额对一些航母级超市的吸引力度加注,助长了商业地产向规模化、重量级、扎堆方向发展。
四、商业地产似乎是个完全市场化的空间
没有人对商业地产的价格进行质疑。因为商业不是普及型需求,也不是大众市场的产物,更可以幅射销售。在这个看似完全市场化的空间里,一个不小的王国正在形成,调控也无视商业地产的利润与税收黑洞。
五、商业地产既保生存又保生活
商业地产在一个中心城市中被认为是一个生存与生活双优的区域。双重置产目的让周围乃至全国范围的客源云集于此,空置并未引起当家的注意。
六、商业地产容积率误区
商业地产因为缺乏参照物,规划容易通过,容积率也是水涨船高。实际上,商业地产也承担着为城市美容的任务,由于有些地段多年积累起来的烂尾工程借助房地产的春风纷纷重起,当一个号称专业地产商向政府招手的时候,政府是欲语还休,往往投桃报李,大开绿灯。
开发商不愿意把商业加高,平铺的工期更快,时间就是金钱。
七、商业地产资金投入与风险不相关
这只是楚芸的判断。在政府及开发商眼里,商业地产意味着更大的资金投入、更高的开发难度、更存在文化内容的规划设计、更关注社会效益的功能与项目总体定位。因而,商业地产被作为城市中心区建设的大手笔提出。我们经常看到一堆高层建筑环绕着一片开阔的多层空间,这个多层空间就是摩尔。
实际上,由于人气及文脉的原因,商业地产的投入资金并不大,按相对值,逊于纯住宅开发。而且,每一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增长总是严格快于常住人口的增长。
商业地产可以偷着乐,因为它是一块城市中的宝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