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自世纪末以来蓬勃发展,近八年时间里,已形成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社会职业教育、单位定期不定期培训、资格考试辅助的多元多重全面完整体系。正如中国文化的缺失一样,职业技术教育的繁荣是表面的,深层次问题被厚实的生源所掩盖。
 
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从市场的全面长远评价基础上制订教育整体规划;没有从市场需求的细部着手来定位职业专业;没有抓紧大好时机提升内涵扩大生产的质,反而是量。反映的主要现象如:专业划分跟风,市场上哪一类工种吃香就快速申报哪一类专业;教师缺乏继续教育,拿着老三本应付,大部分时间应付为评职称、找收入、家庭琐事等其他事项;各院校对老师的要求停留在职业技术的证照上面,没有在教师的学术眼光、职业眼光、市场眼光方面做足文章,基本是流水作业,即招生办广睐生源,学校广开教育门路美其名日订单教育,平时围绕还被认最有效的实战操练内容强化培训,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工作后技术提升;大搞教学教育设施指望通过国家的多种多样的评估扩大知名度获得经济效益。总体言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差异;在专的角度高等教育甚至比不上社会上的培训式教育;企业培训也完全商业化,挤兑了部分职业正规学堂的资源效益。
 
出路在于着眼未来关注今天的基础上细分市场,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点。
 
举个例子如市场行销方面的。专业用“市场营销”已不能让用人单位放心;用“房地产营销”结果人是招来了送不出去或保不住饭碗。真正从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看,得定位在每一服务品类的细节方面,如“房地产广告文案”这个专业名词,核心内容就一点,针对房地产的产品形成可推广、易为消费者接受的“文案”,是信息工程之一而非简单的写写划划。这个例子讲的是专业。
 
再比如学校特色,也不是高级教师的数量,更不是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一个学校如同一个企业,是用核心竞争力完成生存;用品牌完成发展;用输出人才的社会贡献完成目标。相比过去,再用财经、政法、交通等综合词汇表达学校的主要特色已然不够。得按照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确定学校的核心特色,并表达为简单易懂的一句或一个词,用作日常工作及发展的教言:如农业资源企业管理,这句话专门定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从事基层管理并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精耕细作。
 
我从事过十年的职业教育,深感发展的观念多么重要,市场营销细分是提纯观念的技术利器。

加载中…